新华网上海7月15日电 15日,A股市场安稳接纳了又一个“航母级”成员的加盟——中国农业银行(601288,股吧)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这也意味着2010年全球IPO范围的纪录,被来自中国内地的上市公司改写。
农行(601288,股吧)当日以高于发行价2.24%的2.74元开盘,全天都处于小幅盘整状态,收盘报2.70元,较发行价微涨0.75%。
推荐浏览
- 7银行陷“萧山第一楼”资金漩涡左小蕾:看房产商能撑多久欧洲股神:中国股市或再现牛市世界最大金融区试水天津 投2千亿组图:盘点全球因钱引发的猖狂事[微博]谭雅玲:中国经济陷入两难
- 奇虎360、人人网、PPS被曝上半年赴美IPO
- 香港今年前8个月IPO集资额按年大增4.35倍
- 工银国际担任全球最大股本融资项目联席账簿管理人
- 北汽IPO引爆首钢 领钢铁板块大涨
- 锦州银行通过上报招股书议案 IPO或将启动
- 农行“脱鞋”:全球最大IPO背后护盘存疑
- 光大IPO冲击资金面 大盘一周抽血160亿
- 山西证券IPO折戟:与农行8000万诉讼悬而未决
作为中国最后一家完成上市过程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行此番上市备受注视。数据显示,农行本次A股发行数量为222.35亿股,发行价格2.68元,境内募资总额接近600亿元。
按照国际惯例,农行IPO启动了“绿鞋”机制。若全额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则农行此次“A+H”募资总额将高达221亿美元,从而问鼎“全球最大IPO”。
正因为如此,农行募集上市的全部过程都牵动着市场的“神经”。6月29日农行颁布发行价格区间,上证综指应声呈现4%以上的宏大跌幅。而高达9.29%的网上申购中签率,也流露出投资者面对这一“巨无霸”时的迟疑和张望。
不过,由于“绿鞋”机制大大下降了农行上市的“破发”概率,机构对其表现的预期大多显得较为乐观,价格波动区间集中在2.70元至3.30元左右,中信建投甚至给出了远高于平均程度的3.13元至3.89元区间。
申银万国证券表现,作为具备范围优势和良好客户基础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农行存款成本在同业中保持领先优势,其息差在四大国有银行中仅次于建行。以县域经济宏大的增加潜力为背景,县域金融业务将构筑起农行的长期增加潜力和绝对的竞争力优势。预计农行今明两年的净利润增速有望分辨达到28.2%和32.3%,这将对其股价形成有力支撑。
值得注意的是,在市场扩容速度不减、房地产调控不断升级,以及宏观压缩压力犹存的背景下,上半年上证综指累计呈现了26%的跌幅。这使得不少机构对农行上市给市场带来的冲击心存疑虑。一些投资者甚至担心,A股会因此重蹈当年中石油上市后持续大跌的“覆辙”。
市场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15日当天,沪深股市重复震动,最终双双收跌,其中上证综指跌幅达到1.87%。
对此,渤海证券研究所所长程文卫表现,先于农行上市的工行(601398,股吧)、建行、中行(601988,股吧),目前市净率低于2倍,2010年动态市盈率均在10倍以下。与此同时,工行、建行A、H股折价幅度均超过15%。这意味着从总体看,作为A股市场权重最大的板块之一,银行板块拥有必定的估值提升空间。
“农行上市后大范围IPO将告一段落,处于估值低位的银行板块则有望因此获得上升动力。”程文卫说,对于处于弱势调剂的A股市场而言,“利空出尽”或许意味着转机的来临。
刚刚上市的农行目前尚未计入指数,因此其上市会给市场带来怎样的直接影响尚待观察。不过,A股市场能以安静心态接纳“全球最大IPO”的登陆,其承载才能的不断提升已获得各方的认可。
正如6月末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在“陆家嘴(600663,股吧)论坛”上所说,伴随市场化运行机制的初步形成和规范发展态势的不断巩固,中国内地资本市场的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正明显加强,并“初步具备了在更高层面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