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报马上就要揭晓了,这个中报到底有没有一波行情?我认为,这个行情必须有,而且必定有。
中报行情确定有
今年的半年报行情,依托于事迹绝对的好。
首先,在一季报的加权平均每股收益,同比大增55%的基础之上,今年半年报的事迹,持续保持同比30%以上的增加幅度。
再有,每个会计报表的颁布,都给投资者供给了一个非常充分的择股根据。因为不但公司会颁布它的财务数据,告诉投资者它的事迹状态,而且还会披露谁看好它。各个机构之间也相互亮底牌,他们毕竟看好哪些行业,这个行业当中看好哪些个股,都会成为市场上各路资金的效仿对象。
推荐浏览
- 国民日报:楼市调控正处要害时代住建部:楼市调控须坚定不移贯彻解密29家公司上会被否底细马尧牵头机密操刀平深银行重组李嘉欣豪门辛酸路揭秘(组图)[微博]同为中产阶层差距竟这么大
- 山东济宁砂糖橘售价达到6元/斤 销量一路攀升
- 济宁市落实9136万元农机补贴 落实比例达到99%以上
- "中国驰名商标"济宁再添新军 总数达到17件
- 高盛打算剥离自营盘业务以达到沃克尔规定请求
- 小额贷款公司上半年快速发展 数量达到1940家
- 交行A+H配股获美满成功 超额认购率达到299.96%
- 欧洲股神:下半年中国股市或能再现牛市
第三个原因就是之前大家对宏观经济,对部分行业都有诸多的不看好的根据,比如房地产调控、部分商品出口退税取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的放缓,以及持续两个月PMI的降落。但是这不应当是大家看空经济的一个根据,这恰恰表明,宏观调控已经到位,经济马上就要踩油门了。而这个半年报的披露时间,恰恰就是经济要转型,马上就要踩油门的时候。所以说这在半年报发布过程中,激发的利好效应会更加强烈。
当然,之前的半年报的确有不尽人如意的区间。2008年不用说,披露的所有报表都不好。2009年的半年报期间,则形成了市场的一个头。8月初,中报还没颁布完就见顶了,原因就是那时候大盘已经累积了很大的涨幅,再披露事迹,基础上是见光逝世。而现在,本来预想到的负面的情况已经充分地在股价上反应出来,包含房地产宏观调控、银根压缩、出口、欧债危机……这样,负面的因素已经充分被消化,然后还发明,本来不应当过于负面的公司被错杀,它还要进行价格回归。
8月底颁布完半年报,经过短暂的9月份之后,马上就迎来三季报。第一目标3000点,半年报之后就会实现;第二浪,我底本预计3300点是年内的高点,现在来看,油门踩下去,大盘应当是要奔4000点的。
政策是药,事迹是疗效
说到踩油门,我们可以回想2008年第四季度的时候政府持续降息,采用刺激花费的政策。2008年10月28号大盘创出1664低点,3个月之后才慢慢拉起来。现在的情况和当时非常类似,应当说政府已经在踩油门了。什么油门呢?第一个油门:西部大开发;第二个油门:三网融合;第三个油门:十大产业购并重组。
为应对全球经济二次探底,全世界各国都在想对策。中国有它自己奇特的可以利用的处所——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那就利用这种不平衡来消化库存、转移产能,最重要的就是西部大开发。
以重庆为例,其实西部大开发政策还没出来之前,那边就已经在大开发了。在艾克法还没有签约之前,台商就已经在重庆设厂,而且早就有产品生产出来。像台湾的广达生产的就是惠普的笔记本电脑,现在重庆已经变成了全球笔记本的生产加工基地。
还有,在西部有很多经济欠发达地区,以至于很多想在那里建厂的公司都不知道周围的地名是什么。就因为没著名字,有些地段甚至就以投资的厂商来命名,比如海尔路。
实际上全部西部地区都是一片相当空白的一个图纸,正所谓一张白纸好做文章,它的发展空间、提升空间非常大。所以说,不要把西部大开发当做是西部几家公司的炒作噱头,它应当是全国的一盘棋,它也是属于国家战略性转移的一个开端。
当然,政策这个事情固然很重要。但是它不是一个太好的诱发点。回想2008年第四季度,那个时候也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为什么直到2009年的1月份行情才涨起来,就因为那个时候才颁布年报,这才是诱发点。所以,你不交半年报这个答卷,大家会猜忌政策的有效性。现在有了政策,又有了事迹,大家感到在建仓上更有规律可以遵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