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大河水涨小河满”,银行储蓄“大河”水量在近3年来持续激增,基金“小河”却徘徊不前,不但个人持有基金总份额不变,资产范围还在下降。
证券时报统计2004年年底以来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占银行储蓄比例,该占比值在经历2007年飙升后,近3年来明显降落,已从2007年年底的16.4%降至2010年中期6.25%左右,占比已明显低于2008年年底金融危机时的7.04%。
推荐浏览
- 国民日报:楼市调控正处要害时代住建部:楼市调控须坚定不移贯彻解密29家公司上会被否底细马尧牵头机密操刀平深银行重组李嘉欣豪门辛酸路揭秘(组图)[微博]同为中产阶层差距竟这么大
- 农行山东分行未来三年为济宁提供150亿信用支持
- 济宁霜降至气温骤降 电暖器羽绒服“火热”置办中
- 恒指反弹未完 调整过后可望上试18600点水平
- 媒体调查酒瓶回收现状:名酒瓶可给6000元
- 奇虎360、人人网、PPS被曝上半年赴美IPO
- 世界银行6000万美元贷款保护贵州文化自然遗产
- 香港8月末外汇储备2614亿美元 7月末2607亿美元
- 国美集团9月将新开160家门店 提升单店经营质量
占比值创3年新低
据悉,银行储蓄数据来自于中国国民银行每个月披露的相干数据,重要是指居民的银行活期和定期储蓄存款。2004年年底,银行储蓄范围只有11.95万亿元;2010年6月底,银行储蓄范围增至28.81万亿元,在5年半时间内增加超过140%。
从2004年到2006年中期,中国基金业一直“不温不火”。基金总资产范围在3500亿到5000亿之间徘徊,其中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在2000亿元左右徘徊,从2004年年底的1815.02亿元增至2006年中期的2211.65亿元,占银行储蓄范围的1.43%。
2006年下半年至2007年,基金“赚钱效应”吸引万亿新资金涌入,这些新参加的资金基础来自银行储蓄。个人持有基金资产范围占银行储蓄的比例猛增至2007年年底的16.4%,比2006年中期高出10倍以上。
在随后3年时间内,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占储蓄比例进入降落通道,在2008年底占比降至7.04%;2009年股市大幅上涨,新基金热销,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占储蓄比例却增加缓慢,只增至7.83%;2010年上半年股市大幅下跌,新基金销售范围有限,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占储蓄比例创下3年来新低。
截至2010年6月底,中国公募基金资产范围为21170.84亿元,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将在8月底基金中报中颁布。按照以往两年个人平均持有85%的公募基金资产盘算,个人投资者在今年6月底持有基金范围约1.8万亿元,仅占28.8万亿元银行储蓄范围的6.25%,比产生金融海啸的2008年年底的7.04%还低了0.79个百分点。
基金3年吸储难
个人持有基金占储蓄比例为何大幅回落?公募基金业近3年徘徊不前是主因。
兴业证券基金研究员徐幸福表现,3年来基金业总份额和个人持有基金总份额基础保持稳固,只是基金单位净值大幅波动,导致基金资产范围降落。
推荐浏览
- 国民日报:楼市调控正处要害时代住建部:楼市调控须坚定不移贯彻解密29家公司上会被否底细马尧牵头机密操刀平深银行重组李嘉欣豪门辛酸路揭秘(组图)[微博]同为中产阶层差距竟这么大
2008年,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占储蓄比降幅最大,当年股指大幅下跌超过60%,偏股基金单位净值平均下跌约45%,但由于2008年四季度货币和债券基金热销,个人持有基金总份额不降反增,从2万亿份增加到2.15亿份。在2009年,个人持有基金总份额保持在1.9万亿份到2万亿份之间。
“2008年以来,资金只是在不同基金公司之间重新分配,全部基金行业吸引的新资金较少,吸引储蓄资金增量甚至低于被套基民赎回量。”一家基金公司负责市场的副总经理表现。
在基金吸储难的同时,银行储蓄存款范围却快速增加,直接导致了个人持有基金范围占储蓄比值迅速降落。
央行颁布数据显示,2007年年底银行储蓄范围为17.2万亿元,2008年增加4.5万亿元,2008年底达21.8万亿元;2009年进一步增加4.3万亿元,达26.1万亿元;2010年上半年又增加2.7万亿元至28.8万亿元。银行储蓄范围在2年半时间内共增加11.6万亿元。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