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23日电 本周,中国国民银行发布进一步推动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度过“满月”,国民币对美元汇率在市场供求基础上,持续双向浮动,但浮动幅度有所收窄。23日,受美元下跌影响,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颁布的国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779,比上一个交易日走高69个基点。
重申汇改以来,国民币保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有升有降。相对于上周创出的汇改新高以及明显放大的浮动幅度,本周国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浮动中有所趋稳,保持在6.77至6.78区间。
推荐浏览
- 中央定调经济安稳较快发展是前提华阳科技与明天系隐婚5年后重组唐骏校友禹晋永被指土地证造假新华人寿现3.5亿窝案 28高管涉案组图:郭晶晶与美女合照对照悲剧 [微博]刘纪鹏:比唐骏更可怕的事
- 一周美股前瞻:人民币汇率法案国会闯关
- 2011年国庆期间重要资讯
- 美国会拟再推人民币法案 商界反对声一片
- 人民币对欧元两周升3千基点 欧债预警中国出口
- ASJ:欧元压力显现 关注美联储政策
- 商务部:人民币汇率应由市场力量决定
- 日本或考虑出台限制汇率方案 联手央行卖出日元
- 人民币汇率宽幅震荡 对美元再创新低
以中间价为计,本周的五个交易日,国民币对美元汇率两个交易日上涨,三个交易日下跌,高低波动69个基点。周一,国民币兑美元汇率在上周五6.7718高点基础上,大幅下跌82个基点至6.78。周二再度下跌12个基点后,周三小幅回升至6.7802。周四,下跌57个基点至6.7859,后于周五反弹69个基点至6.779。
本周亦是2005年7月21日央行发布完善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五周年。五年以来,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按照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以我为主有序推动,总体上对中国实体经济施展了积极影响,为宏观调控发明了有利条件,也在应对国内外形势变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以7月21日当日国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盘算,五年中国民币较美元升值幅度达22%。
本周,不乐观的美国经济数据以及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关于美国经济远景“异乎寻常的不明朗”的警告推动了避险货币美元走高,并带动国民币对美元汇率走低。周四,欧元区良好经济数据以及美国大公司强劲事迹推动欧系货币上涨,美元指数在反弹后回落,带动国民币对美元汇率走高。
有外汇市场交易员认为,央行重申汇改以来,国民币对美元汇率已小幅上涨0.8%,对出口影响有待进一步评估,预计近期国民币对美元汇价将保持收拾格式。
远期市场上,国民币对美元升值预期持续保持稳固。23日11时56分,用以衡量海外市场对国民币升值预期的海外无本金交割市场美元兑国民币一年期报6.6990,与即期汇价相比,显示市场认为一年后国民币升值幅度仍处于1%至2%区间,比较理性。
继强调“履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我国的既定政策”后,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本周再度在央行网站发布题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三个要点》的署名文章。指出,我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汇率浮动,施展汇率的价格信号作用;二是根据经常项目重要是贸易平衡状态动态调节汇率浮动幅度,施展“有管理”的优势;三是参考一篮子货币,不片面地关注国民币与某个单一货币的双边汇率。并建议未来可尝试定期颁布名义有效汇率,领导大众,转变重要关注国民币兑美元双边汇率的习惯,逐渐把有效汇率程度作为国民币汇率程度的参照系和调控的参考。
本周,国民币对欧元和英镑均浮现小幅走高后略微回落的趋势,但基础保持稳固。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