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了不了。高位满仓、重仓的投资者持有的股票多数都是涨幅宏大但获利不多的股票。当指数呈现调剂,这类股票往往跌幅居前,充当领跌角色,重仓持有、该了不了的投资者丧失惨重。暴跌后,由于所持股票处于深套之中,手头又无过剩资金,卖不忍心、买无资金,与"抄底"机会失之交臂。
该等不等。与高位重仓、未能脱身的投资者相比,有的投资者相对荣幸--在指数处于高位时已抛出了股票或下降了仓位。但在指数调剂过程中缺乏耐心,该等不等,匆促补仓。等真正底部来临,手头已无资金,有底也"抄"不了。
该狠不狠。与"逃顶"一样,"抄底"机会并非时时都有,人人能遇。但一旦机会来临,就要及时抓住,做到该狠则狠。一般而言,当大盘从高位开端下跌,调剂的时间和幅度达到必定程度,许多股票跌得面目全非,多数股民亏得惨不忍睹时,离市场底部就不远了。此时,一些投资者反而迟疑不决,该狠不狠,持续轻仓、减仓甚至空仓,最终导致步步踏空、心态失衡,进而追涨杀跌,铸成大错。
对策:别把"抄底"好经"念歪"
大底一旦来临,没有投资者不盼望在指数最低点满仓买入最强势的股票,从而获得超额回报的。但实际上,绝大多数投资者难以达到这种幻想化的状态,做反的倒大有人在。因此,作为普通投资者,没有必要刻意寻求这种不切实际的幻想化状态,行之有效的"抄底"方法是做到"三个保持":
一是保持足够的仓位。无论是高位重仓、满仓,跟着大盘一路下跌的投资者,还是高位减仓后空仓、轻仓的投资者,当底部呈现时都需要保持足够的仓位。投资者可以抓不住最强势品种,但不能让资金闲着。一方面,要建立防踏空的意识。如果说,在"牛末熊初",持股不动是一件很笨拙的事情,那么,在暴跌已经产生、极有可能"熊去牛来"的情况下,割肉轻仓才是更笨拙的事情。所以,当指数处于底部区域时,必定要确立强烈的仓位意识,牢记"仓位也是硬道理"这一投资真理。
另一方面,要采用防踏空的举动。当指数跌至自己设定的点位时,就要勇敢、坚决、分批地买入,增加仓位,原则上要确保"底部仓位"高于"顶部仓位"。仓位一旦断定,就要减少操作;即使要"动",也要确保筹码能正差接回。为此,在考虑卖股票时,就应作好后续买入的筹备,如果没有明白的买入打算(包含多少价位、买入什么品种等),不妨冷静张望,暂缓卖出,以免一不警惕造成筹码丧失。
二是保持足够的豪情。这种豪情重要体现在对现有仓位的利用和市场机会的把握上。仓位和品种断定后,如果所持筹码跌幅已大、处于深套之中,一时又无合适的建仓品种,原则上应保持耐心,减少操作。不少投资者,尤其是新入市的投资者特别爱好动,实际上,频繁换股,不必定能取得好收益。只有当补入的筹码呈现了盈利,操作也由僵持变得流畅起来,且短线又有合适的品种待买时,方可加大操作豪情,进行短线操作,但前提是要有充分的理由和明白的打算。
豪情操作,原则上要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之一:确保在新买入的股票获利卖出后,能保本接回原卖出的筹码;确保在新买入的股票保本卖出后,能在获利的基础上接回原卖出的筹码;豪情操作后,虽然原卖出的股票和新买入的股票都呈现了下跌(或上涨),但均能确保原数接回后仍有利可图。如无此把握,则应慎用豪情
操作法,改为持股待涨,以静制动。
三是保持足够的定律。底部操作,既要保持足够的仓位,又须有必定的豪情,同时还要遵照操作定律。一般须保持:冲高时卖出,做到胆大而不贪,卖后不懊悔;下跌时买入,做到心细不恐慌,买后也无怨。选择操作品种的方法重要有:比照法--在大盘和其他个股连涨数日的情况下莫名未涨的股票(限于具有可比性的股票);联想法--与某一时代涨势较好的板块或个股相干联但涨幅落伍、有可能呈现补涨的潜力股票。
要诀:抄底须理性些悠着点
能否正确"抄底",对全部投资的成败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底"抄得好,会使整体操作变得流畅,有助于增加投资收益;抄不好,不仅投资收益难以确保,还会影响投资心态和操作程度。因此,"抄底"时做到理性些、悠着点,显得尤为必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