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三个月,沪上银行试图触碰政策红线,却遭到严格且迅速的回击。
7月8日,有媒体曝出沪上银行房贷政策放松,不仅二套房贷认定并未严格“认房又认贷”,甚至三套房贷也已重启。消息一出,市场猜测纷纷。这是否意味着这波号称“最严格的楼市调控”政策已呈现裂缝?
仅仅四天后的7月12日,银监会发布了颇为严格的公告,称房贷政策并未松动,请求各商业银行必须保持,不能动摇。7月13日,上海银监局重申三套房贷政策:对贷款购置第三套及以上住房的,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应大幅度进步。对于二套房贷则提出“认房认贷认调查”三重标准。
推荐浏览
- 财政部:下半年宏观调控以稳为主四部委框定处所平台新老划断5类央企或上“被重组”名单赣州拟打造千亿稀土钨产业群投资移民产业链:利益分食者大餐罗奇:中国工资涨25%也仅为美国4%
- 上海地产商推责诡计:下水道常年倒灌并非天灾
- 中国持有“两房”债券并非高枕无忧
- 研究员抄袭门追踪:抄报告已成公开机密
- 股市赔钱机密之三:猜硬币式预测害逝世人
- 股市“张悟本”成股民赔钱机密之一
- 并非金价上涨就能赚 银行黄金理财藏风险
“网开一面”并非机密
其实,三套房贷从未在上海市场上真正消散过。据懂得,调控施行以来,只有中国银行(601988,股吧)和交通银行(601328,股吧),曾明白表现在上海地区不发放三套房贷。
如工商银行(601398,股吧)上海分行三套及以上房贷的首付比例和利率都必须大幅进步,其中基准利率至少上调20%,首付比例至少达到六成。建设银行(601939,股吧)上海分行同样履行基准利率至少1.2倍,首付比例55%以上的贷款标准。此外,笔者以购房者身份暗访沪上多家银行,包含浦发、深发、中信等也都表现可以进行第三套房贷,只是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要高一点。
房贷松紧 折射各方心态
数据显示,6月上海个人住房贷款新增30.8亿元,创一年来月度增量的新低,占当月新增贷款额度的比率降落到13%。
这场房贷松紧大战中,折射出各方不同心态。出于保护客户资源和经营压力的考虑,银行并不愿放弃个人房贷这块“肥肉”,特别是中小银行。
“这对于很多手中握有资本的中小银行来说甚至是个机会,从大银行处争取优质客户。 ”有业内人士指出,“三套房对银行不仅是优质资产,贷款人也是银行需要留住的客户。 ”
而对于购房者来说,既盼望房贷政策的收紧是否能促使房价下跌,却又盼望自身买房时能够享受宽松的房贷规矩,同样处于抵触之中。
“ '认房认贷认’短期内对市场交易量的影响不会太大,双方对此已有预期。” 21世纪不动产上海锐丰法务中心总监尹新民表现。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