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光大银行(601818,股吧)刊登首次公开发行A股招股意向书,拟发行不超过70亿股A股。这标记着又一只银行股即将登陆A股市场。但光大银行的IPO之路并不顺利,早在2007年底,光大银行曾提出北京奥运会之前挂牌的假想,但由于遭遇到全球性金融危机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上市打算不得不一推再推。

- 长三角地区蚕桑养殖量大幅降落中钢协:大批钢企下半年或亏损长沙国税分支机构爆炸系人为制作上海开发商宁扔4000万要退地地球最怪异大桥 天津永乐桥上榜[微博] 网友实拍税务所被炸现场
- 抗通胀要运用所有政策工具
- 上市银行近期纷纷圈钱 战略需求与投资者利益相冲
- 银监会主席刘明康:金融监管工具应简略有效
在农行(601288)刚刚上市不久,光大银行即上会审核,反应出光大银行对于资金的需求程度以及融资的急切性,事实也正是如此。材料显示,截至2009年12月31日,光大银行的核心资本充分率为6.84%,资本充分率为10.39%。难以满足监管请求以及“无款可贷”的困窘,迫使光大银行通过新股IPO这一快捷道路来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
还在光大银行上会之前,其董事长唐双宁曾经表现,将采用三项维稳措施护航光大银行上市,其中之一即为拟设定“绿鞋”机制。A股市场采用“绿鞋”机制的“鼻祖”当属工行(601398,股吧),当年工行A股初始欲发行130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工行发行范围达到了149.5亿股。而且,正是由于“绿鞋”机制,工行这只“巨无霸”不仅没有呈现破发,反而为上市公司多融资60余亿元。
《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措施》第48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在4亿股以上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可以在发行计划中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光大银行欲学习此前的农行拟设定“绿鞋”机制,重要是为了防止股价破发的产生。实际上,笔者认为并非仅仅如此。
因为“绿鞋”机制,工行没有破发。目前农行股价在2.8元左右震动,在“绿鞋”机制施展作用的一个月时间里,按照近期大资金净流入的态势,以及农行计入指数后基金等机构投资者的配置请求,农行破发的可能性并不大。因此,至少在防止股价破发问题上,“绿鞋”机制在护航工行、农行中还是功不可没的。即使今后农行呈现破发,并不能抹杀“绿鞋”机制本身所特有的功效作用。
但在“绿鞋”机制施展作用的同时,其也成为发行人不折不扣的融资盛宴。工行已经成功多融资60余亿元,如果农行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将在A股多融资90亿元。同理,光大银行拟发行61亿A股,在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后,光大银行发行范围将达到70亿股,即使按照3元的价格发行,光大银行融资额无疑将达到210亿元(未考虑发行费用),亦多“圈”27亿元左右,明显要“好于预期”。
另一方面,承销商亦是“绿鞋”机制盛宴的分食者。目前新股承销费用基础上都与融资金额紧密挂钩,能够融得更多的资金,意味着承销商的承销收入将增加。如果承销商对于光大银行因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的“超募部分”收取浮动的承销费用,则其承销收入无疑会进一步“被拉升”。
尽管《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措施》规定了发行范围较大的新股可以采用“绿鞋”机制,但“绿鞋”机制却不可以被滥用。否则,其将成为上市公司变相的“圈钱”工具。事实上,防止股价破发最有效的手段,不仅在于缩小新股的发行范围,更应当表现在新股的低价发行上。
更多出色内容请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