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黑嘴”屡禁不止,券商研究员又曝出了“抄袭门”事件。
长久以来,各种机构投资者与研究报告、投资咨询顾问们之间的关系,犹如那个古老童话中爱穿美丽衣服的皇帝以及为他缝上新衣的裁缝。而监管层这次却决心做喊出真话的那个诚实小孩。

- 长三角地区蚕桑养殖量大幅降落中钢协:大批钢企下半年或亏损长沙国税分支机构爆炸系人为制作上海开发商宁扔4000万要退地地球最怪异大桥 天津永乐桥上榜[微博] 网友实拍税务所被炸现场
- 全国查处小金库资金266.54亿和17万辆违规用车
- 基金拼首发撑门面 银行经理都劝客户赎老买新
- 洗浴卡宽进难出 消费陷阱多
- 工信部再出手规范食品安全
- 响应巴菲特号召 奥巴马拟向富人加税
- 稀土行业再出规范政策 机构布局10只龙头股
- 1月顺差规模降至9个月来新低
- 前11个月济宁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073亿元
一位接近监管层的人士流露,对于汪建中一案,控方控制的证据充分。而该人士流露,监管层对于股市黑嘴的执法还有多起,其中有部分已经移送司法机关,将会择日开庭。
事实上,汪建中等股市黑嘴被查处,仅是这场股市黑嘴清算的开端。除了从实际执法上加大力度外,监管层也从制度层面着力。7月29日晚间,中国证监会发布《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暂行规定(征求看法稿)》(下称“投资顾问看法稿”)和《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暂行规定(征求看法稿)》(下称“研报看法稿”)。
其中,研报看法稿明白规定,证券公司研究人员、研究部门与投资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防火墙。“这是要解决证券公司发布研究报告中裸露出的独立性不强、利益冲突等显性问题。”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指出。
此外面对投资者反应强烈的“黑嘴股评”及炒股软件,也被投资顾问看法稿正式纳入证券投资顾问业务的监管范畴。
“随着市场发展,证券投资咨询业务逐渐演变为证券投资顾问业务和发布证券研究报告两种情势。”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出台规定是要增进证券公司提升证券研究程度,同时领导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向证券投资顾问业务模式转型。
但是,在新规对投资顾问资格和宣传方法等严格规定下,投资咨询机构也面临着人才储备不足。盈利模式单一等困惑。
切断利益输送链
力量越大,义务越大。
“现在每年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有30多万篇,对证券市场定价的影响力越来越大。”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指出。
而要把持好研究报告的影响力,避免其成为另一种杀伤力,切断券商研究与自营等部门之间的利益链条就成为了此次研报看法稿的监管重点。
“我们从2007年开端进行市场调研,研究美国、欧洲、香港等地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来起草目前的看法稿。”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指出。
而一些成熟资本市场的经验被成功复制到了该次看法稿中,其中研究机构的内部审核制度就是重点之一。
一位国际评级机构的高层对记者介绍其公司的防火墙机制时指出,该公司会设立专门的评级委员会,对每个评级业务作出审核,该评级委员会由各个投研部门的负责人轮换,以保持其审核的公平与独立性。而每个评级报告的具体负责人,不得参与该委员会的审核工作,以确保每个评级报告的正确性。
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对记者指出,此次规定了证券研究报告发布的双重审阅机制,在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前,对证券研究报告分辨进行质量管理审查和合规审查。
然而,券商研究机构的独立性与券商作为一个企业本身的逐利性之间的长久冲突,是研究分析行业的长久苦楚,单靠券商内部的自律恐怕难以解决。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单靠券商内部的自我监督,可能很难实现研究分析的独立性。
该负责人指出,监管层不会对报告的具体内容进行审核,这就需要券商内部把关人员保持其独立性,最好是由一个独立的团队来履行。此外,监管层会对把关过程作出相应的原则请求。
此前媒体早已多次曝光利用研究报告进行内情交易的案例,其伎俩包含提前泄漏报告内容让利益方抢先买进,或是借研究报告为自营做保护进行相反操作等。因此,规定中除了从业务操作流程上严控分析报告的独立性外,还从切断投研与经营的利益链高低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