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环境宽松 流动性全面缓解
7月初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宽松。央行1年期票据发行利率为2.0929%,已经持续7期持平;3年期票据发行利率为2.65%,较上期降落0.03%;央行同业拆借利率从6月25日最高3.1499%持续降落到1.8014%附近,显示自6月底以来,各大银行度过了半年度各项指标的考核,及农行(601288)申购结束,释放大批流动性。
从同业银行净拆借情况看出,市场资金大户国有商业银行已经从6月份的净拆入状态,转为净拆出,目前净拆出约150亿元,处于上半年以来均值程度以下,反应现在资金市场比较宽松。
虽然,最近两周央行实行了必定额度的净回笼,但分析人士指出,经过持续8周累计9570亿元的净投放,5、6月期间产生的资金旱情已得到全面缓解,为避免流动性再度由适度宽松转为泛滥,央行有必要持续适当回收部分流动性。
基金仓位降至较低程度 补仓有利行情向纵深发展
今年二季度基金整体仓位降落。封闭式基金的平均仓位从上季度的74.01%缩减至本季度的73.17%,降落了0.84个百分点。考虑到股票市值下跌会导致基金股票仓位被动下降,海通证券(600837,股吧)推算出2季度封闭式基金被动减仓5.44%,而主动增仓幅度大约为4.60%。股票混杂型开放式基金,其平均股票仓位由上季度的82.36%大幅缩减至本季度的73.18%,下跌了9.18个百分点,同样可以推算出股票混杂型开放式老基金被动减仓4.21%,主动减仓幅度大约为4.97%。QDII基金由于海外市场2季度震动下跌,股票资产减少了75.33亿,平均股票仓位从75.58%降落至72.61%,仓位缩水2.97%。本期股混开放式新基金平均仓位较低。
股票仓位向中低端偏移,中等仓位基金占比最多。从本季度末颁布季报的股票和混杂型基金来看,股票仓位重要向中低端偏移。仓位在80%以上的基金数量明显减少,低仓位(仓位小于60%)和中低仓位(仓位在60%—70%)基金占比激增。其中,高仓位(仓位在90%以上)基金占比相对于1季度减少了62.90%,中高仓位(仓位在80%—90%)的基金数量较上期减少了53.24%,幅度较大;中低仓位基金占比增加了96.49个百分点,低仓位基金占比相对于上季度增加了213.64%。可以看出股票混杂型基金在2季度受到股票市值下跌以及基金主动减仓的影响,平均仓位有较大幅下降,股票仓位散布向中低端移动,近六成基金仓位保持在60%—80%之间。
二季度基金对医药、食品饮料、批发零售等花费类行业进行了较多关注,持有比例有所上升,同时,对金融、金属非金属、采掘业、地产等周期性行业进行了减持。基金对行业的增减持变更与行业当季度表现具有较明显的关联,顺势而为的操作比较明显。
由于二季度内基金大比例减仓,基金的资金增量空间明显上升,约2673亿元的资金大概占到基金净值的18%,与上一季度9%的程度相比进步了一倍。回想历史各个季度基金资金增量空间程度,二季度末虽然与历史最高程度相比仍具必定差距,但与前两个季度相比,目前基金又具备了较大的增仓空间。
各路资金开端涌入 做多机构日渐增加
上周末中国人保增仓高仓位的股票型基金,而27日、28日两天,中国人寿(601628,股吧)和中国平安(601318,股吧)大举进场“扫货”指数基金。昨天,中小型保险公司开端购置偏股型基金。
东北证券(000686,股吧)认为,目前保险资金进场意愿强烈,本周二,中国人寿(601628,股吧)请求增仓股票及基金100亿元,当天加仓基金就达30亿元,这是中国人寿继5月中旬动用200亿资金勇敢入市后的又一个大动作。而此次的加仓行动更是有市场“风向标”的意义,因为市场在经历了持续3个多月的下跌后,安全边际大为进步,此时做多的收益明显高于风险。
7月初,社保基金从境内10家管理人中选定了包含华夏基金、嘉实基金、国泰基金、鹏华基金等多家管理人,分辨给予数量不等的资金加仓。全国社保基金新增约30亿元资金入市,据悉这部分资金在达到各基金公司账户的次日,已有多家基金公司立即入市,目前这笔资金早已完成建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