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美主席称与黄光裕并无很深抵触,重要在公司把持权上有分歧
8月4日,黄光裕独资公司请求撤销国美电器董事局主席陈晓的职务。8月5日,国美电器发布公告,将起诉黄光裕。
在“老东家”黄光裕与国美电器董事会交恶升级的背后,是黄光裕与“接班人”陈晓之间的公开开战。此前,关于两人关系决裂的消息还只停留在传闻层面,业内只能通过国美电器的一系列人事任免做出一些猜测。

- 楼市货币战斗:信贷不紧房价不跌 少林寺申遗成功 年收入谜团未解美国困境:1120万套房困住2万亿 禹晋永圈地1500亩投资原是假项目 库存转移培养钢市虚伪繁荣[微博]国美争取案99%是这结局
- 非美集体陷入震荡调整行情_分析预测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多重因素影响 医药板块集体飙升11只股涨停
- 机构豪赌风格转换 集体潜伏大市值权重股
- 政策扶持促新疆区域概念股24日集体活跃
- 黄光裕陈晓竞相拉票争取国美把持权 黄旧部已倒戈
- 海外机构集体看多A股 QFII率先小幅加仓
- 7日软件股集体爆发 浪潮软件涨7.22%
- 投行PE腐败案风声鹤唳 券商集体失语
黄光裕将陈晓推至台前
8月4日,身陷囹圄的国美电器开创人、前董事长黄光裕向“接班人”陈晓公开“宣战”。黄光裕责备近一年来公司事迹下滑,是陈晓领导的董事局“管理不当”,动用一切手段请求陈晓“下课”。而在4年前,陈晓是黄光裕亲自选定的总裁人选。
黄光裕2006年收购陈晓创办的永乐电器之后,表现“再也找不到比陈晓更合适的总裁人选”。当年陈晓的入行资格常常被业内用以佐证他的“大器晚成”———入行比大中的张大中晚了14年、比国美的黄光裕晚了9年、比苏宁的张近东晚了6年。但陈晓只用了9年时间,永乐2005年在香港主板上市时,IPO集资12亿港元,成为家电连锁行业的老三,而身为上海人的陈晓也被誉为“铁算盘”式的人物。
当时的媒体报道多关注于陈晓的身份转变,从老板变成了职业经理人的陈晓是否会感到很落寞。很多人也仔细肠发明,陈晓进入国美后,黄光裕似乎把抛头露面的机会全给了他,自己则逐步从大众的视野中淡出,成为背后的战略制定者。
曾被视为“外人”的CEO
实际上,自陈晓2006年出任国美总裁一职开端,“架空”的说法就一直缭绕着他。在最高决策系统中,除陈晓外,其他人均为黄光裕旧部。陈晓也承认当时“更多是黄光裕的系统”。
而这必定位在黄光裕遭遇危机后产生了奇妙的变更,也给陈晓带来了“坐实”CEO一职的机会。2008年,黄光裕因涉嫌内情交易罪被北京市公安局监督居住。陈晓当即于2008年11月27日获委任国美董事局代理主席,接替涉嫌经济犯法被警方调查而无法履行主席职责的黄光裕。陈晓随后于2009年1月16日正式出任国美董事局主席。这段时间,外界对于国美姓黄还是姓陈的讨论一直不绝于耳。
陈晓也逐渐开端以自己的思路来拯救危机中的国美,转变以往跑马圈地的发展模式,转向进步单店效益的发展方向。度过了被陈晓称为“最为艰巨的”2009年后,国美电器今年第一季度事迹报告中,经营利润5.32亿元国民币,同比上升65.7%。一季度国美门店每平米销售额和平均单店销售额分辨同比增加了38.8%和39.6%。去年曾一度引发外界关注的国美“关店现象”也在今年明显好转,今年一季度国美共关闭13家门店,同时又新开了15家门店。对于这一事迹,陈晓评价:“感到非常满意”。
贝恩“插足”引发股权之争 在陈晓通过“抢救”国美坐实掌门地位的同时,黄光裕对国美的掌控遭到“稀释”。
2009年战略股东贝恩资本的进入。外界有人认为,贝恩的参股很可能是陈晓掌控国美电器的开端,黄光裕与贝恩的真正交锋也是从这一刻起步。为了防止贝恩的进入摊薄自己的股权,黄光裕通过增持,保持了自己近34%的持股比例。34%的持股比例被称为黄金底线,因为股东大会的诸多重大事项均需要2/3的表决权通过,这也成了目前黄光裕作为第一大股东手中控制的一大底牌。
在引入贝恩资本、逐渐摆脱危机之后,陈晓紧接着的一张牌就是大范围股权鼓励。该计划涉及总计3.83亿股股份,总金额近7.3亿港元。陈晓与另外10位公司董事及附属公司董事共获授购股权为1亿2550万股,其中陈晓获2200万购股权,股权鼓励笼罩了副总监以上级别,共惠及105人。将管理层的利益与公司的利益捆绑在一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