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极其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和越发严格的监管背景下,银行业在经营层面上整体难有亮点,如果银行不能调剂贷款投向以适应经济转型,或许估值并不低的中国银行(601988,股吧)股将长期处于折价状态中。
2009年5月26日,对于中国A股和银行股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在月度贷款数额不断创出新高的推动下,在这一天以后的42个交易日里,14家银行股不断创出新高,并带领A股攀升至金融危机爆发后的3478点股指新高,14家银行平均涨幅在30%以上。
推荐浏览
房价拐点望四季度呈现
- 外来生物入侵两天丧失上千亿SOHO中国被指成烂尾楼二道贩子张志忠案:神秘雅宝路女人浮现华夏理财产品挂巴菲特零收益地铁里出没的超级极品(组图)奇怪海地墓地现古人类遗骸(图)
- 机构巧用杠杆基金布局反弹
- 明年CPI或将保持高位 通胀红线可能提至4%
- 9日A股对H股折价2.07% 溢价指数下跌2.01点
- 蓝筹股持续低迷 传统封基折价率创新高
- 券商:2500点强支撑 暂保持张望
- 大盘强势调剂持续保持上攻 沪指上冲2681后回落
- 券商:沪指11日有望企稳 暂时保持张望
- 权证市场保持窄幅震动 成交额回落约一成
随后,受到监管层加强银行资本金请求导致贷款数额降落以及息差收入大大低于预期的影响,仅仅21个交易日就跌去了之前所有的涨幅。
如果投资者当时感到此跌幅已完整反应了未来一年多可能的所有不利因素,在2009年8月31日买入14家在A股上市的任何一只银行股,持有到9个月后的5月26日。仅仅有4只银行股(中国银行、浦发银行(600000,股吧)、华夏银行(600015,股吧)和民生银行(600016,股吧))高于之前的买入价格,它们分辨上涨7.2%、8.1%、25%和9.5%。
而以2009年8月31日的收盘价格来盘算2009年银行的股息率,仅仅中国银行的股息率略高于目前2.7%左右的通货膨胀率。
对多数银行来说,买它们不如持有1年期国债(1.924%)更好。如跌幅为4.33%、股息率为0.07%的南京银行(601009,股吧)。
中国银行股再次跌回至2009年初的程度。真的很便宜并值得购置了吗?
估值不低
按一般逻辑,股市是一个预期市场,在经济预期不甚乐观的情况下,很难吸引资金,然而游资赌性之重多有耳闻,所以也不能消除呈现一波和基础面背离的资金市。这种和基础面背离的资金市如果呈现,无疑是博傻行情。
放眼全球,美国纽交所银行股当前平均市净率(PB)为1.18倍,伦敦交易所为0.96倍,韩国为0.66倍,印度孟买为1.68倍。目前,中国银行业的PB为2倍,持续排名全球第二。
根据彭博5月31日统计,全球2662只银行股,平均PB为1.69倍,预测2010年PB为1.22倍;其中当前PB大于3的公司有16家,PB小于1的公司有308家。全球银行业的低估值与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不无关系,同时也反应出投资者对银行业成长性不足的悲观预期。
观察中国上市银行的估值历史,与大盘相比,溢价少,折价多,尤其是2007年以来,一直低于上证指数PB程度。从2007年5月以来PB一直低于沪深300。
从银行估值与指数估值变更的时间段看,目前中国的银行业低估值是与传统产业高成长阶段的休整和新兴产业的崛起有着紧密接洽。
宏观复杂
当前的宏观经济形势复杂,甚至可以用“胶着”二字来形容,近期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快速上升便是佐证。
4月下旬以来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持续升高,5月份以来更是加速攀升。5月最后一周,7天回购利率已经达到2.3%的程度,超过了一年期存款利率。据交易员信息,近两周,银行间市场传统的拆出方国有大行也在寻求拆入资金。银行间资金呈现缺乏迹象。
国内压缩的货币信贷政策以及近期国际金融动荡下国际流动性的萎缩,共同导致了中国银行间市场资金的缺乏。
这也表明,今年以来持续实行的信贷压缩政策导致的资金缺乏正由实体经济向金融范畴扩散。
静态来看,银行信贷的压缩将导致更多的银行资金滞留在银行间市场,从而压低银行间市场利率。但动态而言,贷款范围的萎缩,限制了货币发明运动,也下降了存款范围,银行资金流动性呈现降落趋势。虽然贷款增速放缓意味着相对而言更多资金可以投向银行间市场,但是银行资金总量的不足更为严重,使得银行间市场资金呈现缺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