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历来是A股市场上演华丽转身的题材,无数股票演绎了价格翻番甚至涨幅10倍以上的神话,深受投资者追捧。但是,如果你还按照原有的思路押重视组股,可能在弱势市场中遭遇更大的丧失。
壳资源命运转折点
推荐浏览
房价拐点望四季度呈现
- 外来生物入侵两天丧失上千亿SOHO中国被指成烂尾楼二道贩子张志忠案:神秘雅宝路女人浮现华夏理财产品挂巴菲特零收益地铁里出没的超级极品(组图)奇怪海地墓地现古人类遗骸(图)
- 机构巧用杠杆基金布局反弹
- 回调整固后有望重拾强势 布局两会受益板块
- 稀土行业再出规范政策 机构布局10只龙头股
- 西联汇款再次布局中国 义乌本土银行与其结盟
- 券商:海洋产业布局中集等四公司
- 德盛安联:长期看好A股市场 目前是布局好机会
重组一直是A股市场题材炒作的“东方不败”。据中信证券(600030,股吧)的研究分析,从过去10年的数据来看,A股市值增加最快的50只个股中,借壳或是资产重组类占70%,而在近三年,这个比例达到了90%。
搭上重组这个题材的股票,股价很多时候会青云直上。一般情况下,各处所都不愿意放弃壳资源。对于主管部门而言,如果旗下有ST公司,还是盼望通过重组等情势来恢复其盈利才能,保住其上市资格。
但一切都在变更。近期,证监会正在酝酿出台新规进步ST公司的重组门槛的消息满天飞。重要内容包含已暂停上市的*ST公司,要想脱帽摘星恢复上市将向IPO标准看齐;借壳暂停上市股必须是同行业企业,如果不是同行业企业,就要按照IPO条件,还要压缩重组时间。
此消息无疑击碎了很多想“买壳上市”企业的心,也让很多ST公司陷入困境。一般来说,重组对资产盈利的持续性请求不高,对企业的行业地位、合法合规情况等请求也相对宽松,因此一些范围不大的处所性房地产公司、以及矿产公司,会通过重组比较轻松地上市,且这些地产和资源类公司效益往往很好,前后公司资产的差距会引起股价的暴涨。
而如果此政策出台,无疑是对ST股票的扼喉之举。非同业公司借壳以及房地产、券商、矿业三大行业的借壳变得难如登天。
ST垃圾股被传重组消息一直存在,股价直飞冲天,大批的内情知情人士交易获暴利。一位投行人士对记者表现,有关部门对一些人爆炒ST板块的局面十分反感,有意要对现行的停牌重组模式进行调剂。
不可否定的是,随着IPO的加快以及对再融资审核条件的严格,壳资源的价值是在慢慢下跌的。
最近上海三家医药公司重组,还有东方航空(600115,股吧)接收上海航空,都采用了弃壳的做法,也就是在参与重组的公司中,凡资产被收购后呈现的净壳,都予以注销而不再卖出。这对于寄盼望于卖壳求生的ST板块来说,是彻底的一个悲剧。
釜底抽薪
从风险的角度来看,ST板块、重组板块作为壳资源的“大本营”,累积的风险已经很高。
从今年的重组情况看,失败的概率要远远大于成功概率,通化金马(000766,股吧)和宏达股份(600331,股吧)的提前宣布重组失败,对重组个股的心理打击更是宏大。
推荐浏览
房价拐点望四季度呈现
- 外来生物入侵两天丧失上千亿SOHO中国被指成烂尾楼二道贩子张志忠案:神秘雅宝路女人浮现华夏理财产品挂巴菲特零收益地铁里出没的超级极品(组图)奇怪海地墓地现古人类遗骸(图)
更重要的是,即便重组成功,如太行水泥(600553,股吧),也难以避免补跌的命运。
另外,现在可重组的ST股票基础上在六七元以上,很多股票市值很大、债务层面复杂,很多重组方情愿选择创业板,也不愿去接手烂摊子。
对于当前市场投资重组题材的风险,曾经参与上市公司重组的市场人士王炜认为,最大的风险就是重组不成功,尤其是ST股票重组不成功退市。
在王炜看来,重组是个相对来说很漫长的过程,他认为,债务处理是ST公司重组最要害最重要的一步,问题最有可能产生的环节就在债务债权的确认和清算上。一般重组双方会在这个环节讨价还价,如果谈不成则很容易在这个环节重组失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