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起:苗晓天、中影书记焦红宏奋、栾国志、周铁东
时光网讯 8月20日下午,第十七届“北京放映”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作为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窗口,今年的“北京放映”活动将于9月2日至5日在北京拉开帷幕,届时将有80位境外电影采购商等集中选购入围的国产电影。
创办于1996年的“北京放映”,是国内唯一邀请外商集中选看中国影片的国际性电影放映活动。本次活动依旧由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主办,并由中影集团和广电总局电影卫星频道节目制作中心承办。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巡视员栾国志,与入选影片《毕业那年》、《我的神马查干》和《三个未婚妈妈》的主创们,一同出席了发布会。此次的新闻发布会不仅曝光了已经确定入围的部分影片,几位与会嘉宾更分享了许多自己对国产电影海外输出现状的见解。
周铁东:《泰囧》的美国票房已相当成功
国产电影虽然近来在中国国内的票房一路走高,然而《泰囧》、《致青春》和《小时代》这几部国内红火的影片,北美票房都少得可怜。不久前刚推出了杂论集《号脉电影》的中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将中国电影如何克服文化折扣概括成十二个字:“故事策略”、“话语方式”、“价值取向”。
海外输出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文化折扣”,“冯氏喜剧在中国本土都要打折扣,北方人喜欢,南方人未必。”至于借用美国类型片模式,灌以中国内容的《泰囧》,“57000多美元的美国票房已经相当成功了”。
苗晓天:《英雄》海外输出最成功
中影北京制片分公司总经理苗晓天认为,《英雄》是至今为止国产电影海外输出最为成功的一个例子。2004年《英雄》在美国2000多家影院上映,收获5371万美元票房。在85年至今的美国外语片国内票房榜上,《英雄》依旧排第三。“所以说不仅是做国际化的电影,本土电影做得好的话照样可以出去”,苗晓天说。
但是本土化的中国电影在送去海外电影节时,也得找对门。东京国际电影节也许会喜欢乡土题材,欧洲电影节则可能偏爱另一种类型。
“国产电影质量明显提高”
主持发布会的苗晓天认为,今年上半年国产电影的整体质量已明显提高,无论是口碑还是票房均表现出色。今年入选的影片中,有国内外电影市场获得佳绩的影片《北京遇上西雅图》、《毒战》;有在国外电影展映中备受关注的《飞越老人院》;有在上海国际电影节、法国红水晶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的影片《我的影子在奔跑》、《倾城》;有在国际备受关注的影片《我的渡口》、《狗十三》;有细腻而敏锐捕捉少数民族的喜怒哀乐和独特民俗风情的影片《我和神马查干》、《欢迎你来阿尔村》、《马奈的新娘》;有新导演的处女作《今天明天》;还有动画影片《我的老婆是只猫》、《大闹天宫3D》;及最新拍摄完成的影片《钢琴木马》等。
共有54部国产电影入选,这些电影都将被英文译制并展映。据记者了解,这些电影均由主办方内部进行挑选,完整片单尚未出炉,仍有一部分电影有待确定。
主题论坛汇聚各路精英
在本届“北京放映”活动期间,还将举办两个论坛活动,题目分别是“中外动画电影合作”和“中国电影如何与海外市场对接”。中影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透露,专注研究中国电影多年的美国南加州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骆思典(Stanley Rosen),拍摄《身体的滋味》的新锐纪录片导演王凡,以及一些中外著名动画电影企业高管和专业电影杂志主编都将加盟此次的论坛。
(编辑:小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