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蓝月亮的两次产品植入却是全球通用的。记者采访了蓝月亮的相关负责人,对方透露说蓝月亮的植入在国内与国外略有不同。产品的中文Logo在中国版大一些,其他国家的版本则是英文Logo更为突出。
业内人士:趋势是好的,观众抵触很正常
影片上映后,网上关于电影中这些“植入”的吐槽声便不绝于耳。不少网友纷纷大呼“太雷人”,更称“这次的植入简直是丧心病狂”。一位网友这样评论道:“似乎是美国人为了中国市场生硬地插入了中国元素,反而让人感觉别扭”。也有网友表示:“开头不久的达人秀,以及片子中不断出现的广告,实在让人出戏”。
虽然也有一小部分观众觉得电影中的植入很有趣,称“特供版惊喜不断”,不过吐槽的则占大多数。而且多数观众都将东方卫视《中国达人秀》与时光网等,一并视为植入广告。
记者为此采访了知名电影产业评论人王义之,他认为植入广告整体趋势还是好的,可以吸引更多的资金,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好莱坞大片中国本土化包装未来也只会越来越广泛。
他认为观众对《蓝精灵2》里的中国元素产生这样的抵触心理其实“非常正常”。“普通观众在观看外国电影与国产电影时,需求与心态还是有所不同的。看外国电影时,会有一定的猎奇心态,希望看到离日常生活远一些的事物”,王义之说。
“就好像LV的包包上出现了中国结”,非但不能讨好观众,反而让他们难以接受。王义之认为整个观众群体存在着很多的复杂性,不同的人观影需求有所不同,有的人或许觉得中国元素好玩,有的人就会接受不了。
虽然这些本土化的植入可能会使观众感到亲切,但好像《钢铁侠3》中舒化奶“粗暴”的植入,则很容易让观众有“跳戏”的感受。“就好像配菜比主菜好吃”,王义之说,有些植入会打断观众观影的连贯性。
不过王义之认为电影广告植入在趋势上还是好的,而好莱坞大片对中国元素的选用也只会越来越频繁。他说:“好的广告植入可以为电影工业注入资金,并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而据有关数据表明,中国电影市场或将在2018年票房总数达到55亿美金,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电影市场。“好莱坞大片里面的中国元素只会越来越多。”
好莱坞大片的本土化有功有过,这条路并不好走。片方希望靠本土化来拉近距离,观众却更期望看到原汁原味的外国片。无论是作为一种愈发流行的趋势还是一种过渡阶段的表现,双方都还需经历一个磨合期。
(编辑:小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