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认为,轻电影大多是商业电影,商业电影一般都有一个简单的主题,它受欢迎的同时,也是可以有个性的。“有时候,我们从表面上看,它是用一些很俗的东西,但其实背后,是有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有对爱与伦理的理解。”
都去拍能赚钱的商业片了,还有谁做关注现实的文艺电影?
张弛是一个独立导演兼编剧,曾为《东京审判》写过剧本,自己执导过《地下的天空》、《奥戈》等现实题材电影,曾在国内外各大电影节上收获好评。他说,以前的情况是,卖座的就那几个大导演,年轻导演的电影都没有市场,所以那时候拍艺术电影对年轻导演来说是一个途径,因为可以去电影节参赛拿奖。但是多年后,这条路越来越难走,因为即使你拿奖了,也没有钱。如果一直没有钱拿,就意味着以后没有人给投资,没片子可拍了。
所以,他在想,自己是不是该拍商业电影了。“因为参加过多年影展后发现,艺术电影在国外虽然有固定的观众,但依然还是很小众。我想拍能让更多观众看到的电影。”只不过,商业片也有好坏之分,张弛觉得,自己要拍的是“好看的商业电影”。
暂时不卖座的年轻导演该怎么办?
分析认为,中国电影和好莱坞的差距在于,人家有《蜘蛛侠》、《超人》,但同时也有《林肯》、《猎杀本拉登》。而中国目前的情况是,商业片刚冒头赚钱,艺术电影完全没有空间,这让坚持创作艺术电影的导演们很困惑,因为他们一方面面临着没片可拍的现实,一方面又弄不清楚,自己是不是应该去拍商业片?能不能拍好?
导演陈力(《爱在廊桥》《月圆今宵》)说,尽管现在市场很繁荣,但年轻人千万不要急躁、跟风,最重要的是你想说话。每一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想说这个时代的话,真诚最重要。你说的话别人接受了,就卖座。每个人都要找到自己的定位。”
(编辑:哈麦)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