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伯特·麦基
现年已72岁的罗伯特·麦基在今年的课程中依然保持着每天10小时,连续4天的高强度授课模式,历来言辞犀利、一针见血的他也照往年的习惯在课上点评了2012年的中国电影,称最喜欢《1942》和《泰囧》,而王家卫的《一代宗师》则被他认为是“没发挥好”。谈到中国电影最大的问题,麦基认为中国编剧太爱模仿和抄袭别人的成功案例,是造成中国电影难以走向国际的根本原因。而对于中国导演过多的抱怨审查制度的现象,麦基则认为审查不是拍烂片的理由,并奉劝他们:“如果适应不了审查就离开电影去干别的。”
问诊中国电影:抄袭和模仿别人的成功案例注定失败
历来以“剧本医生”身份行走世界电影圈的罗伯特·麦基,在他的编剧课程上也为中国电影号了一脉,他指出中国电影要成功的关键是不要模仿,不要跟风:“我觉得中国的导演很喜欢模仿别人,他们认为模仿别人已经操作成功的案例,可以减小失败的风险。这个看法是大错特错,当你开始试图模仿别人的时候,就已经注定要失败了。”
而中国有太多部电影充斥着对好莱坞成功案例的模仿,这些电影即便在一时间收获了不错的票房,也注定难以成为让人们记住的经典。比如《北京遇上西雅图》这部电影,就过多模仿了美国同类爱情片:“这类电影在好莱坞已经非常成熟了,而这部电影直接把故事搬到美国,失去了中国的味道。”而另一部题材略有近似的影片《泰囧》,则在编剧上做的比较得体。它借鉴了喜剧的类型化编剧结构,但里面的故事序列又充满了自己的特色,很有趣:“刚开始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真的笑坏了,我看到那个人(徐峥扮演的角色)快被他的同伴(王宝强扮演的角色)气死了,他真的快疯了。但后来,这个男人由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变成了一个有感情的人,人物性格的转变非常的讽刺,但是故事用非常优美的方式来描写,所以它赢得了观众的认可,我看电影很少被感动,可是这部电影做到了,它让我先笑后哭。”
喊话中国导演:无法适应审查制度就离开电影
面对让中国电影人怨声载道的电影审查制度,麦基也有着自己的态度,他认为首先那些拍小众电影、独立电影、艺术影片的导演,常常为了显示自己是艺术家而拍一些意识流的东西,完全不顾观众的感受,这种做法非常自私,且没有水平,没品位。但鉴于欧洲有很多类似的导演,因此对这类艺术片导演持保留意见。
而对于那些总是说着自己想拍的内容都无法实现,影片总是被禁止上映的中国艺术片导演,麦基则表示:“很多中国导演在听完我的课后对我说,您讲的内容并不适合中国,因为这些内容我根本无法拍。我理解中国的电影创作上,一些技术、资金和政治方面的问题,会限制他们的才华发挥。但这并不是你创作一部烂片,或者一部不知所云的电影的理由,因为你完全可以将犀利的观点,放在古代,或者放在未来世界。作为一个艺术家,你要做的是有创造性,有智慧,有表现力,而不是一味的抱怨。如果你不喜欢这些限制,你可以离开电影做别的行业。”
而比起对中国大多数电影的否定,麦基对冯小刚导演的《一九四二》却有着极高评价:“我听说《一九四二》这部电影在中国并没有受到很多好评,听说它得到的评价很两极化。但不得不说,我本人深深为这部电影感动,它讲述了一个有关巨大苦难的故事,这些人们本身并没有过错,但是自然、战争和疾病改变了他们,摧毁他们的生活,甚至改变了他们的性格,让他们有了做坏事的人,违背自己的原则的可能。我愿意将《一九四二》同很多大师级的影片作比较,它的内容也必定有很多受限于政治和经济,但是编剧和导演都巧妙的处理了这些问题。”
点评中国编剧:别拿观众当傻子 王家卫不是人人都能当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