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零曝光:映前缺少宣传营销
除了文化差异原因之外,李光爵告诉记者,《泰囧》映前几乎没有任何营销宣传,观众根本不知道该片的上映消息。《泰囧》原先并未抽中配额,由于抽中配额的片商放弃《王的盛宴》及《硬汉2》的上映资格,《泰囧》才得以挤进名额内。李光爵是在11月中旬才在排映单上看到《泰囧》的踪影,“太突然了,甚至连媒体都没关注到,影片没任何宣传营销,电视宣传也没有。除非一直关注该片动向的影迷,才会从网上获悉。”
3、来晚了:间隔时间长、网络观影方便
《泰囧》登陆台湾影院的时间距离大陆公映长达近一年之久。麦若愚分析说,对该片有兴趣的观众很早之前就通过网络观看,几乎没有人会甘愿等着进影院看大银幕。随着视频网站的兴起,通过网络观赏电影的观众越来越多,“这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
李光爵对此也持相同的看法,“影片在大陆公映之后几个月,视频网站就买到版权合法播映。除了比如《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一九四二》、《唐山大地震》等这类在大银幕上看效果特别好的大场面电影之外,其他一般的影片,很多人就在网络上看,他们不愿买票进影院。”
衍生观点麦若愚:大陆媒体很少赞美,台湾反之
经过平时对台湾、大陆电影市场内外,以及媒体的观察,麦若愚提出一个观点:当电影在大陆公映时,媒体上经常出现批评的声音。这些声音经台湾媒体转载集中报道,有的甚至做成头条报道,久而久之,会给台湾观众形成一种印象:许多大陆电影都是烂片啊,常看到媒体批评。“台湾媒体对本土电影几乎没有批评,都是保护的姿态。但大陆媒体对本土电影却很少赞美。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情况。”
李光爵:“黑马”小成本电影易受青睐
李光爵指出,爱情题材比较容易在两岸同时受到欢迎,比如“黑马”小成本电影《失恋33天》在台湾也有比较好的反响,上映3天台北票房达100万新台币(约合21万元人民币)。另据媒体报道,暑期档爱情片《被偷走的那五年》大陆票房拿下1.45亿,随后在台湾强势夺取8800多万新台币(约合1806万元人民币)的佳绩,刷新去年由《画皮2》(台湾片名为《转生术》)创下的4000多万新台币的纪录,成为截至目前为止2013年台湾最卖座的大陆出品电影。
(编辑:Ya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