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四线或成新票仓
随着中国城镇化的推进,电影观众不仅在数量上实现了增长,在范围上也实现了不断扩大。
11月29日开幕的中国影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25日,全国城市影院新增银幕4500多块,总数已达1.76万块。现在,中国新增银幕数每年都在以约5000块的速度增长,其中三四线城市的银幕数量激增。
博纳影业集团总裁、创始人于冬在最近举行的第十四届亚洲电视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时说,中国三四线城市的崛起,使得现代化影院向三四线城市铺开。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线城市的票仓量赶超一线城市。而在整个贺岁档,观影者也会发生流动性变化。比如在2012~2013年贺岁档,北京市2月份市场滑落非常明显。而位于中关村地区和大学区的影院特别明显。因为春节在中关村上班的外地人都回家了,学生也回家过年,周围的影院非常冷清。而此种情形同样发生在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
与此相对应,春节期间,三四线地区的电影市场会出现明显增长。2013年1月和2月,江苏省占比全国的票房份额分别为8.9%和9.5%,浙江省则从8%猛增到8.9%,增长了近1%。河南、河北、山西等其他省份均出现了类似趋势。
春节是国内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绝大多数在大城市打工的人员都会回家与家人团聚。但这些人的观影习惯没有改变,而且在和合家团聚的日子里也更倾向于带着家人一起看电影。因而1月份上映的影片中,片方更注重三四线城市的地面推广和营销,在这些城市把握推广方式营造高上座率。
“如今观众主力人群是90后,对电影欣赏要求已经变化了,我相信《小时代》这样的影片在贺岁档上照样会井喷,原因就是它拿住了二三四线城市这个新票仓,遗憾的是大家都意识到这一点却在行动力上稍弱。”星光大道影视制作有限公司CEO韩俊对记表示。
据了解,该公司已经开始在三四线城市布局5家电影院,到明年年底将开业10家。3年内开50家。未来针对三四线城市,该公司会采用“电影大篷车”“超大首映互动”等接地气的方式与当地年轻观影者互动。
(编辑:小花)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