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二》要比《唐山大地震》和《金陵十三钗》更符合评委胃口
至于《一九四二》失手的最大原因,业内人士认为影片的历史部分对于外国观众来说比较难懂。“《一九四二》实际上是需要解释的,因为它里面有很多潜台词,这些潜台词对于中国很多年轻的观众来说都很难懂。为什么要这么详细的介绍官员这条叙事线索,这些都需要解释。”周黎明说道。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认为,《一九四二》只有对群像人物悲惨命运客观的记录,缺乏个人角色的深度剖析,因此很难博得奥斯卡评委的青睐。
虽然《一九四二》要比前两年的《唐山大地震》和《金陵十三钗》更符合评委胃口,但是影片的路数依然不是最佳外语片的选择。周黎明认为,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标准是介于艺术和主流大片之间。“既不能像欧洲艺术片一样极端,又不能像普通影片只讲故事。应该在讲故事的同时,又有自己的创意。”影评人麦若愚则认为《一九四二》相较于冯小刚导演之前的作品,“商业痕迹较重”。相较之下,《万箭穿心》及《团圆》其实反而更符合外语片的标准,不过周黎明认为两部影片虽然质量都很不错,但是都欠缺最后的升华。
《失魂》的内涵并不符合奥斯卡的选片标准
为什么不是《失魂》:无奈之选只求不丢脸
今年早些时候,台湾刚刚公布选择小成本悬疑片《失魂》作为“申奥片”后,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事实上,当时台湾的评审委员会在选择的时候,也遇到了两难的情况。身为委员之一的麦若愚透露,在第一次投票时,钟孟宏导演的《失魂》和周杰伦自导自演的《天台爱情》打成平手,最终由知名制片徐立功作出裁定,选择了前者出征奥斯卡。影片《失魂》曾经入围本年度多伦多电影节先锋展映单元,国际影展的亮相也是影片出线的砝码之一。
“《天台爱情》的导演周杰伦有一定的名气,制作也可以体现台湾电影的活力,但是影片本身有硬伤;《失魂》的内涵并不符合奥斯卡的选片标准,但是至少从类型片和制作水准来看还不算丢脸。”麦若愚解释说。不过,他也坦承两部影片胜算都不大。“台湾的电影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结合,反应当下社会的问题,要想打动奥斯卡评委比较难。”
周黎明认为,台湾及香港作为地区参选奥斯卡的角逐,首先从区域规模上就没有了优势。“我做过电影节评委所以我知道,当影片对于评委来说都很陌生的时候,大国的片子往往比较有优势,因为他们会比较看重大国,要是像巴基斯坦、巴勒斯坦这样的国家,往往会被忽略掉。”
下一页揭秘两岸三地“申奥片”评选幕后上一页12下一页
(编辑:Yang)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