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鲨”剧中镜头。
35年前的6月20日,一部写下电影史上惊险片多项纪录的电影“大白鲨”(Jaws)在全美各大电影院上播放,让许多观众产生害怕到海边游泳的后遗症。逼真的大白鲨道具、惊险的配乐加上剪接,完整没有动用到特效就成功制作惊险紧张气氛,让不少观众看完后恶梦不断,北美票房更创下1亿元的历史新纪录。
“大白鲨”是导演史蒂芬史匹柏(Steven Spielberg)1975年的杰作,故事改编自一本以新泽西州海岸沙鱼吃人真实事件为题材的同名小说。
电影一开端在虚构的“阿米蒂岛”(Amity Island)度假海边,一名年轻女子在离群游泳时被不明物体拉下深海后消散。在找到尸体时,她已面目全非,被认定是遭到沙鱼袭击。也因这个海域经常有巨型大白鲨出没,让当地警长主意关闭这个度假胜地。但小镇的镇长却因为观光等经济利益决定持续开放,并谎称沙鱼袭击其实是翻船事件,于是更多惊险可怕的大白鲨吃人事件接连产生。
李察德瑞福斯(左起)、洛薛尔德、劳勃萧是“大白鲨”的铁三角。
当时参与演出的包含饰演警长马丁(Martin Brody)的洛薛尔德(Roy Scheider)、饰演海洋生物学家麦特(Matt Hooper)的李察德瑞福斯(Richard Dreyfuss)、演出捕鲨高手昆特(Quint)的劳勃萧(Robert Shaw),以及演出小镇镇长的墨瑞汉密尔顿(Murray Hamilton)。
为了浮现逼真的大白鲨,剧组花巨资制作了三条机械沙鱼,并选在含沙量较高的麻州海边作为外景拍摄地点。但由于假的机械鱼入水后经常故障甚至被腐化,让拍摄不断耽误,最后许多镜头只是用“暗示”的方法,却反而大大增加了剧情的悬疑性。
经典惊险电影“大白鲨”35年前轰动电影市场。不需动用特效,仅靠道具、剪接和配乐成功营造可怕气氛,让当时不少观众吓得不敢到海边游泳。
“大白鲨”另一为观众耳熟能详的则是它惊险的配乐,由约翰威廉斯(John Williams)创作的主题曲“沙鱼”(Shark)简略的只用了两个音符,即成功的传递出紧张又悬疑的诡谲气氛,领导观众进入剧情不寒而栗。不仅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音乐,这个旋律更从此成为紧张气氛的代表。
电影推出后,无论专业影评还是观众都认为,这是当时电影史上最成功的惊险片。无论电影原声带还是沙鱼娃娃,甚至连相干的衣服和帽子等周边商品全都热卖,电影更推出三个续集:“大白鲨2”、“大白鲨3:一柱擎天”及“大白鲨4:惊海寻仇”。
35年后的今天,“大白鲨”仍被视为电影界的经典大作。当时未应用任何特效,倒是控制人性胆怯的弱点,再加上音效和镜头剪接的奇妙联合,成功的让观众进入惊险的气氛,甚至导致许多观众不敢到海边游泳的后遗症。
将“大白鲨”重新翻拍成3D电影的传闻也不断成为话题,还传出汤姆克鲁斯(Tom Cruise)将演警长,喜剧演员崔西摩根(Tracy Morgan)将演捕鲨高手,不过至今尚未有明白的翻拍打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