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en
后
(价值:9)
力量联合的纽带,各级骑士崇拜的偶像,力量超群。
大地震
把社会话题发散
让更多人买票进影院
《唐山大地震》的宣传一开端走的是“高科技”路线,关于地震、关于IM A X,这个几乎花光了所有预算的大场面,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并被不少人寄盼望于中国式的灾害大片。但在影片进入了真正意义上的宣传期,这些技巧话题就被尘封了,转而代替的形容要害词就是亲情的“催泪”。在几大城市首映仪式中,主办方还窝心肠在每个座椅上派送毛巾、纸巾之类的拭泪工具。“你哭了没?”成了大家看完电影后议论的第一个问题。
《唐山大地震》是电影局和唐山市市委市政府给冯小刚安排的一篇“命题作文”,这决定了从创作之日开端,它就无法摆脱主旋律电影的本质。但是,冯小刚自言自己是个“本性里有和观众沟通的畅顺通道”的人,他并不想让《唐山大地震》像传统的主旋律大片那么高高在上,刻板平面。所以他聪慧地选择了一个“亲民”的切入点和故事。这种选择也从一开端就决定了它将拥有最广泛的观众群。在王中磊看来,《唐山大地震》在营销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题材优越性。它的题材极容易发散成社会话题,尤其是当中提到家庭、人性方面,是目前社会很缺失的东西。“如果这个片子在20年前放映,大家也会激动,但可能不会有这么激烈的讨论。但现在会有总结,反思,如何面对家庭中亲情缺失的这种话题”。营销方面,华谊做得更多的是发散非电影的话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把很多平时可能不是观影人群的人吸引进了电影院。从院线方面的反馈看,《唐山大地震》和其他商业电影相比,票房中有很重要一块收入来自团体包场,“这和片子的质量有关,去年的《建国大业》也有很多包场,因为话题性强,社会效应太大,决定了很多人不得不去看。”华谊公关部总监杨珺也介绍道,在宣传时,他们仅仅抓住的就是亲情和中国人三十年的回想这两个点。据慷慨达的饰演者李晨回想,在上海首映礼后,有几个相当著名望的大老板叫住了他,“对于他们来说,这是对那个年代的回想。电影更多的是在记录生活,用生活的细节堆砌了一个个故事,这些细节让观众看到了在改革开放30年当中他们的心路过程,社会的变更。”
地震题材本身有着难以避免的威慑力。特别是在经历了汶川、玉树地震后,这种天灾对中国人有种感同身受的杀伤力。影评人张小北说,“这是民族的集体伤痛,我们已经没有措施用花费的心态看地震电影”。也正因为强调于“心灵创伤”,很多关于电影的非议,都会因此而收声不少。当然,这部中国式的亲情大片还得感谢政府。从电影成品来看,作为绝对投资方的唐山政府“干涉”得相当有分寸。一来政府并没放任冯小刚,让电影拍得偏离主旋律,二来也没过多介入,使得电影沦为“蓝天白云好气象,国民群众乐融融”的宣传片。连主人公元妮(徐帆饰)最终不住新房的守旧决定,唐山市政府也从了冯小刚。
King
王
(价值:正无穷)
输赢的标记,可以自由出战、攻防自如,威力无比,到了残局必须御驾亲征。
冯小刚
开微博助长声势
品牌效应最大化
“这是冯小刚的电影,他一出马就代表着票房是3.5亿元起步的了。”一位不愿意流露名字的院线人士表现道,冯小刚成为了大地震票房的最强保障。
2004年,《天下无贼》过亿,当年过亿的国产片仅有3部;2007年,《集结号》突破2亿,这一年同样过了两亿的只有《投名状》;2008年底,《非诚勿扰》再上一个台阶,突破3亿票房,之前过了三亿的国产片仅有《赤壁》———《非诚勿扰》的3亿票房,也让冯小刚成为第一位内地总票房过了10亿的导演。而如今的《唐山大地震》,则使他成为了第一位单片内地票房过5亿的中国导演。
在票房一路高企的同时,大地震的争议也不在少数。而作为电影的灵魂,冯小刚从相对中性的“催泪弹”,到之后的发布会中,呈现的“结构如电视剧”、“流泪但不激动”、“揭名族伤疤”等说法,都会进行妙语连珠式的鞭挞。不知是偶合还是有意,7月15号,冯小刚开了菲薄,对于质疑他有了一个更迅速的回应平台。“有高人评价《唐山大地震》只有眼泪没有激动。这认识不仅奇特而且很有想象力。能把持观众仅止步于哗哗流泪一点不往心里去,走泪不走心的科技含量确定是在阿凡达之上的,差不多相当于能联络上外星人了。这种特异功效小冯还没练成,您真是高抬我了。另据调查目前我国影院尚无安装喷洒风油精催泪的打算。”“‘揭民族伤疤发国难财’若在‘文革’时《唐》仅凭这顶大帽子就可以把我拉出去毙了,家属还得自掏枪子钱。照此逻辑被绳之以法的还应有大兵瑞恩、辛德勒的名单、泰坦尼克号和芙蓉镇。因为他们分辨犯有花费阵亡将士罪、花费犹太民族苦难罪、花费沉船遇难者罪和花费‘文革’受迫害者罪。时代终于进步,万幸也后怕。”各种的评论和自称真性格的冯小刚进行的你来我往式的“碰撞”,一次次得登上媒体的版面,这也不失为一次次强有力的倾销。该院线人士就表现,话题的制作对于票房有着必定程度的增加功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