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神偷》在香港口碑票房双丰收,但内地票房却很惨淡,地区文化的差别成为众人认为的最大原因。但在彭浩翔看来,这也不是问题,“其实内地和内地都有差距啊,周立波在上海红过南方,赵本山在北方红过南方。每个创作人都需要面对并克服这些文化差别问题,一些作品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它的本土化,很多东西是没有措施左右逢源的。”彭浩翔感到,故事本身的戏剧结构在全世界都可以共通的,哪怕演绎对白上存在本土化。
【我不着急】 一年一部都感到拍快了
彭浩翔每部戏的拍摄都给人“速战速决”的印象,对此他摇头否定说:“其实我拍片是很慢的,很多人都看不到。跟我工作的朋友就知道,很多场景和镜头,我都会拍上三五十遍,很慢。今天拍不好明天持续,直到后果出来为止。”至于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到整体拍摄时间不长,彭浩翔流露了秘诀——身为编剧,他早在写剧本时就把用不上或是事后需要删减的戏份全部删掉,而把所有资源投放到他认为重要且值得的镜头上,“我不会花时间拍一个最后不会放到电影上的镜头,”于是他就成了一个拍得很慢又很快的人,“早年我做编剧时,很多剧本都是花3年才出来的。不成熟的东西,我就会把它放在一旁,慢慢想明白了再拿出来。”
至于产量,彭浩翔甚至感到自己一年拍一部的速度还快了,“对我这种自己写剧本、当监制、当导演的人来说,一年半到两年拍一部比较好。拍电影要是比快,那不如比好。我今年36岁,等我到66岁的时候会拍什么?一个导演,一生能拍的电影数量是很有限的,所以,把一年的人生花在一个自己爱好的打算上面,那才是最重要的。”而正是因为对各个环节的高请求,彭浩翔对演员也很挑,“写剧本时,我想到谁,就会找谁。”为何不用大牌演员?“我没说不用啊,只是他们贵,友谊价一次可以,但接二连三就不好意思了。”至于内地演员很少呈现在彭导的电影里,他说明说,“不是不想合作,而是角色不合适。故事背景是香港,所以需要懂粤语的演员。”之前有传闻他“想和汤唯合作”,彭浩翔大喊冤枉,“记者问我对谁印象不错,我就说了,成果见报就变成我想和她合作了。”他对媒体也有又爱又恨的情感,“我在北京的时候,因为干燥经常流鼻血。有个冬天我去见女演员,从室外到室内后我就留鼻血了,正巧我要见的女演员穿得很性感。我当时就担心确定又有人说‘彭浩翔见性感女子流鼻血’了……其实基本不是这样的。”当然,彭浩翔最后没用这位女演员,但他否定是怕有风言风语传出,“挑演员就是看合不合适嘛。”
那他会像刘镇伟等导演一样,在自己的片中客串角色么?彭浩翔很风趣地答道:“我感到我形象没问题,但演技可能不合格,所以还是算了。”
1 2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