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沸扬扬的“空置率”争论,给本就扑朔迷离的楼市又泼了一盆浑水。
一线城市甚至全国住房的空置率到底是多少,该如何定义,又该如何统计?当这一切答案越辩越乱,权威部门又迟迟拿不出权威数据说话之际,争论双方只能在一笔糊涂账的出发点上,愈辩愈远,事件升级的方向无奈地选择了非理性。
“晒黑灯”事件
“上周六原本打算出去郊游的,结果全泡汤了。”
一位自称房产公司员工的网友在某论坛上留言抱怨。让他的周游计划泡汤的,是公司的“光明工程”:为了应对近期的“晒黑灯”曝光的空置房事件,公司紧急安排补充配备照明设施,以保证空置房晚上7点至10点30分保持照明。他必须在周末完成这项工作。
有意思的是,这位网友介绍说,领导要求了每套房子必须装置2种以上色调的节能灯,以避免整栋楼全是同一种灯光,“不然就显得太假了”。
这个“爆料”是真是假还有待验证,但楼盘“黑灯照”在网络上受到高度的关注,却是不争的事实。网友热衷“晒黑灯”,已演变成一个遍及全国的公众性群体事件,这其实是出于对房价虚高而空置率也不低的一种不满。但楼盘黑灯率能否代表空置率也存在争论。
“黑灯率不能完全代表空置率。”一位房地产业内人士对近来网友“晒黑灯”行动表示了质疑,他认为,黑灯率的统计不具有科学性,现在城镇居民晚间的户外活动越来越丰富,很难说8点到10点黑灯的就是空置房,而且客厅和卧室的朝向问题,以及房主出差的特殊情况,都不能说明黑灯的就是空置房。
空置房引发热议,背后是对房价泡沫量跌价滞的质疑,以及对投资性购房空置的不满,然而,究竟空置率代表的是未销售的空房,还是炒房客的多套闲置房,一直在业内颇有争议。
何谓空置房?
虽然现在“空置率”被广泛讨论,但事实却是“空置率”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概念。部分专家认为空置房是商品房未销售的房源,也就是待销住房。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告诉《华夏时报》记者,我国曾有关于空置商品房指标的规定,统计年度到12月31日已建成而未售出的商品房,称为空置商品房。
举例而言,某地今年建成100万平方米商品房,截止到今年12月31日还有40万平方米没有售出,那么该地的“空置率”就是40%。
包宗华坦言,这个指标不能反映住房真实的空置情况,“在第四季度竣工的住房,大多数会在第二年年初售出,这说明,这个空置商品房指标只能反映当年建成住房在当年的销售情况。”
另一部分专家认为空置房是存量房中用于投资的无人居住房,即炒房客手中的闲置房。这也更接近于普通人所理解的“空置”。
据房产中介统计显示,此前升值潜力较高的优质楼盘普遍存在着房子没人住,业主却换了好几个的现象:以顺义区的金汉绿港小区为例,小区的空置房屋大概占30%,这说明投资性购房造成业主更换的速度比较快。
由于标准不一,结论自然千差万别。
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认为,现在中国内地的空置率不到4%。如果按照任说的中国城镇建筑140亿平方米的总存量计算,空置面积达5.6亿平方米,按平均每套房100平方米算,则空置达560万套。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目前待售面积为1.9亿平方米,这中间又相差了3.7亿平方米。
如果按另一个标准算,结果就大不一样了。经济学家谢国忠认为,内地商品房空房率达25%-30%。这个标准也被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曹建海认可,根据曹建海的计算,按照全国城市常住人口6.2亿、人均住房面积30平米计算,全国约有186亿平方米的住房面积,全国房屋空置面积大约在46.5亿平方米-55.8亿平方米之间。如果按照一套房80平方米计算,全国就约有6975万套空置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