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从国内经济增加转方法、调结构的实际需要来看,货币政策仍然要承担重任,不会有丝毫的松懈。
控通胀要多管齐下。大众,通胀预期持续加强,CPI指标已经转正且超过了年初设定的3%,物价涨幅超过基准利率造成的负利率,都请求对通胀加以把持。控通胀请求通过适当的政策操作切实管理好流动性和货币信贷总量,施展货币政策工具在管理通货膨胀预期中的作用,同时根据形势变更机动应用通胀预期管理工具。
此外,控通胀仅靠货币政策是不够的。所以动用一些行政手段来克制价格的非理性上涨是非常有必要的。比如,目前合同煤与市场煤的价差为100元—200元/吨。据媒体报道,发改委近日下发通知,请求煤炭企业要遵守今年年度合同煤价,已涨价的煤炭企业要在6月底前退回,国有煤炭企业、行业龙头企业要带头保持市场煤价基础稳固,不能带头涨价。这是国内近年来首次应用行政手段调控煤价。其目标就是为了压抑通胀预期。
从国内的实践看,货币政策为主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是治理通胀的最有效方法。虽然通胀的基数效应在未来2-3个月仍处于上升通道,但目前新涨价因素也已经几近衰竭,所以在货币政策和行政手段的共同作用下,通胀是可以把持的。
要高度器重防备系统风险。防备金融风险今年以来频繁的呈现在国家层面和相干部委的工作会议上,这也成为货币政策松紧有度实现动态平衡的重要内容。央行表现,2010年全年要持续领导金融机构平衡好支撑经济增加与合理防备金融风险的关系。其实,金融风险不仅限于信贷投放,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的管理也是重要内容之一,并且带来的影响甚至会超过前者。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国内上市银行纷纷对所持有的美国房利美、房贷美债券以及其他证券化类的债券产品进行减持,或者是提取坏帐筹备,对当年银行利润造成负面影响。为防备类似风险产生,银监会刚刚发布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对此制定了严格的防备措施。
专家称,这个指引出台的背景就是从美国金融风暴到欧洲债务危机而引发的主权国家风险。尽管中国银行(3.39,-0.08,-2.31%)业对外贷款占总体贷款比例不算大,对国别风险的资产计提风险筹备金对国内银行业资金影响有限,但也反应出了监管层对外部风险的器重。
货币政策实现动态平衡的“点”在哪里,松紧有度的“度”在哪里,都需要相机决定,就是要保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有利于转方法、调结构目标的实现。易纲说的很好,各种工具要留有弹性、留有余地,这样在要害的时候,政策是有力的。这就是货币政策调控的艺术所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