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平方米每月20元至30元,北京上周首次颁布的公租房租金程度让一些网友感到心寒。有人盘算,这样的租价不仅没比市场价低多少,有的甚至比市场价还高。3日,多家媒体刊登官方表态称,公租房的成本租金盘算合理。此番详解引起更多网友对公租房成本租金定价机制的质疑。
高昂租价将成买房驱动力
这场对于公租房的争议因价格而起。网友胖子大侠念聪表现,公租房价格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也决定着这项保民生的好政策能否贯彻落实好。
某网博主路人甲不解,公租房既然都建了,为何还要设置如此高的价格门槛?包含公租房在内的保障房建设的目标是解决艰苦家庭的住房问题。
路人甲例举道,在全国率先开建公租房的重庆,成本租金基础把持在市场价的60%以内;香港的公屋租金仅为同地区市场价的25%。
另一某网博主陈建明则直白地讽刺道,公租房租金高企成了老百姓买房的驱动力。以这样的价格租赁公租房,并没有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与其这样,还不如买房!
定价应首先考虑百姓蒙受才能
某媒体刊登了北京公租房租金价格的盘算公式:公租房建设成本=拆迁费用(3000至4000元/㎡)+建筑费用(3000至4000元/㎡)=6000至8000元/㎡
成本租金=贷款利率×建设成本+管理成本A =3.6‰×(6000至8000元)+A =(21.6至28.8元)+A (A > 0)
公式显示,租金包含利息和管理费用两个部分。在大多数网民看来,保障房的定价首先应当考虑的是百姓的蒙受才能,而不能以成本、盈利为定价根据,否则就会背离保障房建设的初衷。
网友胖子大侠念聪指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今年6月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领导看法》明白请求各地的公租房价格要考虑住房市场租金程度和供给对象的支付才能等因素合理断定。这应当是各地断定公租房价格应当根据的基础政策精力。
建立租金与市民收入联动机制
荆楚网刊载作者吴睿鸫文章建议,在公租房定价标准上,应架构一种机制———不妨与市民收入建立联动机制。即规定市民家庭年收入与公租房年租金有必定倍数,如果一旦超过这个倍数,租金标准才干随之调剂。毕竟根据什么倍数标准,国家要组织专家学者进行考核测算,并组织由夹心层为主的听证会,最后再颁布实行。
吴睿鸫认为,这种与市民收入联动的定价机制有两大利益:
一、有利于保障公租房定价的公平与公平。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很多个重点城市的房屋租赁价格在持续上涨。如果公租房房租定价机制以市场价为基准,弱势群体的生活成本会受到影响,更重要的是,有损公租房定价机制的公温和公平。
二、能够对其及时地、科学地进行调剂。现行公租房定价机制履行年度动态管理,相对公平,但调剂定价时须履行不少程序,势必影响履行效率。如果形成联动机制后,处所政府就能省掉繁文缛节,直接颁布红头文件履行,让夹心阶层直接收益。 (记者 张小洁 收拾)
相干消息:
北京公租房定价机制遭质疑 高租价成买房驱动力
北京市住建委回应:公租房租金根据市场价下浮
北京住建委:公租房租金将听民意 是否听证未定
上海公租房租金将低于市场
权威人士回应"公租房成本租金偏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