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健翔:也不是什么勇气,就是一码归一码,你不能因为人这方面有点儿错,就把整个人全否定了,恨不能彻底打倒。其实就好比“米是白的,煤是黑的”,都是常识,只是大家都明哲保身,不说而已。我挺敬佩冯小刚的,他有时真的犯不着,可依然能站出来仗义执言。
晨报:虽然关注您的粉丝增加了,但您不觉得其中绝大多数人是来看热闹的吗?作为旁观者,他们参与有意义吗?
黄健翔:每个人都是现实的,要养活一家老小,所以只好看热闹。就算说真话,肯定也不能什么都说,况且管不了的事,说了也没用。关注肯定会有意义,但需要时间,我没你那么悲观,社会总在进步,放在20年前,像我这样的情况可能就彻底完了,现在还能找到个饭碗,这就够不错的了。
别让“个性地标”陨落
晨报:当大家都沉默时,只有您站出来,岂不容易吃亏?
黄健翔:但必须有人说话,通往地狱的路是善良人铺就的,当共同的悲剧降临时,你才想到抱怨,可谁让你当初沉默了?其实很多事,都是因为“应群众呼声”,只要与众不同,就会有人打小报告,就会有同行暗中出手,就会有人大声斥责,总之大家就是要拿名人出气。到最后,你看不到好电视、听不到好音乐、读不到好小说,一切创造力都被泯灭了,你怨谁?还不是自己修来的?
晨报:可人总是需要好的艺术的。
黄健翔:别太乐观。没有好的,坏的大家也能将就,过两天就适应了,最终整体的趣味被彻底败坏,那时你再给他们好的,他们反而不适应了。
晨报:令人遗憾的是,我们社会太多有个性的“地标”,已经失去了。
黄健翔:所以才要呼吁,我们必须学会“就事论事”,不能把人一棍子打死,特别像传媒等,不要公器私用。比如新版《三国演义》,在报纸上、在网上,大家把它批得狗血喷头,可它比老版实在强太多了,如果你没看过,只看报道,以为它差得不能再差,可事实是这样吗?扭曲到这个地步,确实该反省了。
良知不应该沉默
晨报:大家对公众人物很苛刻,但遇到真问题,为什么反而不开口了?
黄健翔:所以我在新浪微博中说“看把你们吓的”,平时那点本事都跑哪儿去了?你看看体制内几个名人的微博,整天就是今天摔了一跤,明天理个发,哪还敢说一点苍生?
晨报:大家都不说话,岂不放纵了那些大哥、把头?
黄健翔:说不好听点,就是这些人败坏了领导在群众中的形象。他们手中有权,欺上瞒下,对上搓火、拨弄,窃取公器,对下则生杀予夺皆由我,成了土皇帝。偏偏大家都不觉悟,还跟在后面瞎嚷嚷,所以说,有什么观众就有什么演员。
晨报:我们都是从大学校园里走出来的,都有过激情与理想,希望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明天,可为什么很多人最终蜕变了呢?
黄健翔:一是有了生活的压力,胆小了;二是想谋求利益最大化。人在生活面前,早晚会低头的。
黄健翔
微博语录
@我以为,不管面对任何人和事情,坚持讲道理,坚持统一是非标准,而不是因为所谓具体情况和条件而改变判断规则,才是真正的大气。
@过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正义感,会造成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有了这种优越感,很容易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自己看作“圣斗士”。一旦看作“圣斗士”,又很容易变成“卫道士”。
@好的制度把坏人变好,坏的制度把好人变坏。
@有些有钱人特别爱吹牛,特别以在穷人面前吹牛为精神享受。今儿许你一台豪车,明儿说送你一块名表,后天又说帮你铲什么事,好像天老大他老二。这样的人,我有两种办法对付:1,装作信以为真盯着他真要,别说车和表,房子、人我都穷追不舍;2,当场作为难状:这么大的事,我看有点儿难,你就别为难了吧?
@说点儿常识和道理有那么可怕吗?再说了,“可怕”的后果轮得到你们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