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年亏损,汉鼎咨询却连续三年入围中国最具有品牌价值中小企业100强。在对外宣传中,汉鼎咨询将该证书高悬官网。
致命伤:专业性成疑
如今,汉鼎咨询在官方网站上称,汉鼎覆盖40多个细分行业,也正因为这一点,众多急切期盼上市的企业找到了汉鼎咨询。
记者调查获悉,汉鼎咨询所谓的40个细分行业,实际上有好多行业仅有一个人在支撑,而在汉鼎的网站上只公布了两个人的电话和联系方式,上市前咨询辅导留的是公司总经理王叁寿的手机号码,战略合作一栏中则留有名为马浩晗的手机号码。
“抛开它真正的人员规模不讲,一家企业如果主要业务都是总经理亲自经手,那只有两种可能,一是公司规模太小,二是员工能力不过关。其实这两点都存在于汉鼎咨询内部。”一位熟知汉鼎的人士向《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证实。
“这是王涛的一贯作风,早期的汉鼎就是因为他把持着公司所有的核心业务,最终才引发汉鼎创始人的分道扬镳。”陆超如此表示。
汉鼎公司真实的人员规模依然是个迷,但汉鼎员工数量“注水”却得到了一位前公司职员的确认。在浙江大学论坛上,一位化名为“走过路过的痕迹”的汉鼎咨询员工撰文称:“王叁寿让内部人说汉鼎咨询有280多人的顾问团队,实际上汉鼎咨询所有人加上只有四五十人,大部分人都是2009年底和2010年才入职的,2009年前汉鼎咨询只有不到10名员工。”
对于IPO咨询公司而言,40个细分行业需要强大的行业数据库支撑,汉鼎也对外宣称自己有3000个细分市场数据库,而一位与汉鼎咨询有过接触的投行人士向记者透露,汉鼎咨询根本没有自己的细分市场数据库,更没有定期发布的详细市场研究报告。
“不仅没有足够的专家级的人员进行专业的行业数据搜集,而且就算是花钱买研究机构的数据也是屈指可数的,大多报告的数据都是从网上搜集来的。所以业界戏称‘汉鼎的上游是百度’。”该人士表示。
“为了保证咨询项目的质量,我们不采取松散式的加盟合伙方式,也不聘用兼职顾问;100%依靠汉鼎团队执行项目;从未外包任何咨询项目。”这是汉鼎对自己的专业性宣传。
但记者了解到,汉鼎咨询还是有一些咨询项目外包给其他咨询公司去做的。杭州华冠企业管理咨询公司就曾经承接过汉鼎的一个聚脂项目和一个汽车用钢项目,该公司总经理顾芳俊曾公开在博客中披露此事。
同时,因为在合作中有很多不诚信的行为,汉鼎咨询被顾芳俊戏称为“赖皮公司”。
离真相有多远?
汉鼎咨询对于准客户最大的承诺就是“百分之百过会”,这引起了诸多媒体的质疑。
早在今年5月,《华夏时报》记者就以一家工业设计公司副总的身份向汉鼎咨询IPO的事情,结果发生了一段意想不到的对话,并且汉鼎咨询的负责人还给该记者发了大量材料,包括公司的业务优势。
汉鼎咨询称为中国250家IPO企业提供了细分市场调研及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并公开表示:“在中国,没有哪家咨询机构、设计院比汉鼎咨询更熟悉证监会的发审规则。汉鼎咨询做的IPO咨询工作从来没有一家企业被证监会否决过。”
《华夏时报》记者问其负责人:“没有一家客户被证监会否决?”对方回答:“是的。”该记者又问:“你们是如何做到的?”对方回答:“和证监会的关系。”
“做了多少家准上市公司的IPO咨询,我们通过它的营业收入可以一目了然,按照行业项目的收费标准,250个项目最起码也会为汉鼎带来超过3000万的营业收入,但汉鼎自成立以来,它的营业收入总和也未必能达到这个水平。”一位熟悉IPO咨询行业的资深人士表示。
记者根据从工商部门获得的资料对汉鼎的收入情况进行了汇总,汉鼎2009年的销售收入为451万元,加上2007、2008两年的销售总额,一共是988.83万元,三年营收不足千万元,与其所称“250个咨询项目”的应得营业收入远不匹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