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不认识到国内市场的有效性和边界,恐怕就做不好这个市场。”胡舒立说。值得一提的是,胡舒立曾因洞察言论自由的边界而成名。自创办《财经》十余年来,她尖锐地挑衅了中国媒体梦游般的形象。
胡舒立最后特别强调,企业需要关注中国的宏观经济,因为它是复杂的,断定是最难的,这对企业家的视野及断定力有非常高的请求。她期望帮助企业家开辟视野和提升断定力。
胡舒立深谙这一点的重要性,过去,她在国内第一份全国性商业报纸《中华工商时报》做记者时,为了完成她的“家庭作业”,胡舒立曾采访了当时中国所有的顶级金融家,并与那些后来的高官建立了紧密接洽,以获取信息,断定形势。胡舒立说:“我不知道他们的诞辰……我是记者,他们也把我当作一名记者来看待。”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