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苏纲宪,史坦国际STANCHINA总裁。曾任人民日报《国际金融报》副总经理、国家社科基金传媒项目评审小组学术秘书。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从事研究工作多年,其间负责国家奥委会申奥口号与形象课题组,是“新北京 新奥运”口号的主要发端者之一。
8月20日,中宣部领导对外证实,第一批新华网A股上市计划已获中宣部批准。此外,人民网正在中宣部的审批过程中,包括央视网在内的2家正在加紧制定方案。此外有消息称,在选定的十家重点新闻网站当中,另外6家新闻网站正在审批排队过程中。
“新闻网站上市,团队激励机制是关键,如何提供人才的良好的提升平台成为新闻网站参与竞争的关键。”近日,针对新闻网站上市一事,南都记者特地采访了传媒产业专家、史坦国际STA NCHINA总裁苏纲宪。他同时表示,新闻网站上市不能一哄而上,而应当遵从资本市场的规则。
“不是点名十家就要上十家”
南都:有业界观点认为,新华网的获批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被选定的首批10家新闻网站的上市已经指日可待?
苏纲宪:新闻网站上市可以说是传媒的改革、乃至政治改革的重要举措,有助我们建立现代传媒企业制度,对公众意见充分表达,对政府舆论监督更起到推动作用。因此在海纳百川的资本市场上,只要业绩达到这个标准,容量是没有问题的。
不过在我看来,首批的这十家新闻网站不是全都能上市的,甚至有些网站是根本达不到上市资格的。在这点上,政府不能做资本市场规则的破坏者,上市是很严肃的经济制度,不能说没有达到上市标准而凑数,一拥而上,点名十个就上市十个,那样上市会成为对金融秩序的扰乱,在这方面政府不应该进行过多的行政干预。
“人才激励机制是竞争关键”
南都:在新闻网站成功上市后,会否与原有的商业网站形成人才竞争?
苏纲宪:商业网站的人才激励机制搞得比较好,而国有媒体无论是人才的管理、还是待遇方面都有提升的空间,不少团队没有解决自己的激励机制,管理层持股也是多层面的。而如果想要把新闻网站或者把国有企业成功转制,一定要走市场的道路,引进先进人才激励机制。
人才像水一样总是处于自然流动的状态,这是必然的,不论是从商业网站到新闻网站,或者是商业网站之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为不同人才对工作环境、资源诉求各有不同,包括对认同的理解与要求,也各有不同。
我们要想“天下英才入吾彀中”,就必须建立让团队成员有归属感,新闻网站上市的问题中,激励机制是很关键的问题。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就可以充分利用新闻网站的核心竞争力,新闻网站的资源宝贵,有些是商业网站不能做的事情。
此外,新闻网站要有自己先进的人才培训计划,让人才有不断充电、提升的机会,才能让网站真正留住人才。
南都:在团队激励方面,目前是否有些先进经验可以借鉴?
苏纲宪:无论是商业网站、还是新闻网站,遵循的其实是两种不同的运作规律,一方面在对有资产的市场化运作方面,我们要有勇气,国有企业改革,主管部门可能经常会面临改革力度、激励机制不到位;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改革可能也会碰到同样的问题,但如果规划好期权的激励制度,实现人才和企业利益的捆绑,全员持股不是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商业网站相比,国有企业的期权激励方面可能有一定困难,但可以通过制度设计实现,比如期权和业绩挂钩,如果达不到业绩期权自动取消等等,这些困难也不是不可能解决的。
当然任何国有企业体制的转制,也都要看到风险,就是以此为名吃占国有股权的现象,因此,要正确安排好“团队激励”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一矛盾。
“看好新闻网站上市后表现”
南都:很多人认为新闻网站在上市前还是应该增强自己的盈利造血功能,您对此怎样看?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