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子:我也常听到这种说法,回应这个说法其实很简单。在做自然科学研究的时候,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谁主张,谁举证,别人不需要提出证明。要讨论一个事情,必须有一点起码的根据或者逻辑,能够推出某种结论。如果泛泛地说,对未知的东西要保持敬畏,这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再提关于中医的“废医验药”
时代周报:我想关于你的争议最大就是你关于中医的看法,似乎多数中国人都反对你对中医“废医验药”的提法?
方舟子:中医问题涉及到民族感情在里面,即使反对我的人在生病的时候不去看中医,而是看西医,但他骨子里还是相信中医的,在某种程度上,中医已经成为了中国人的一种信仰,觉得中国古代没什么值得一说的,就只有中医可以跟西医平起平坐,所以有这么一种民族感情色彩在里面。加上几十年来的宣传,说中医是民族的瑰宝,很多人被洗脑了,一下子看到这种批评,在感情上接受不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很多人是缺乏科学素养的,在很多问题上,特别是医学问题上,缺乏辨别能力。医学本身是很复杂的,如果没有接受过这方面的训练,没有清醒的头脑,就很容易陷进去。
时代周报:在中医存废的争论之中,我发现支持中医者有几个常见的说法,请你回应一下。第一个说法:如果没有中医,你如何解释中国人怎么会繁衍至今?
方舟子:在现代医学诞生之前,历史上中国人面临疾病时的结果和其他民族并无区别,基本靠的是人体自身的免疫力自然淘汰,没有中医或“西医”或其他什么医的功劳。其他民族没有中医,人均寿命也并不比我们的古人短。
如果你研究一下西方的古代医学,会发现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中医是非常相似的,但是西方人近代以后就完全抛弃了他们古代的那种医学体系,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也抛弃了中医体系。全世界的主要国家除了中国有一中一西两个医疗体系,别的国家都只有一个医疗体系。医学只应该分为古代医学和现代医学,不应该分什么中、西医。
时代周报:第二个说法,中药有效是几千年的经验已经证明的,而且很多人都有亲身体会,很多时候吃了西药很久没效果,吃了中药马上就好了。
方舟子:不能用个案说明疗效,这是现代医学的一条基本原则,因为大多数疾病是可以自愈的。吃了药然后病好了,并不等于是因为吃了药才治好这个病。经验虽然有时候有效,但是很有限,往往有夸大、不实、误传之处。不采用现代医学方法检验,就不能确认疗效。如果疗效都无法确认,当然也没有去解释的必要。西医以前也喜欢用个案说明疗效,现在谁再这么干,就会被认为和自吹自擂、欺骗患者的江湖医生没什么区别。
“疗效幻觉”欺骗了人类几千年,现代医学真正深刻地认识疗效不过二十几年的时间,这是现代医学的灵魂之所在。
无论智者还是愚夫,他的亲身经历都说明不了疗效。这有点像魔术,再近距离的“眼见”也不一定能洞悉其中奥秘。因为有很多混淆因素,实际上,无论医生,还是病人,其个人都无法判断治疗和效果之间的因果关系。
所以,今天的世界医学界才公认,大样本随机对照双盲临床试验及其荟萃分析才是判断疗效的“金标准”。“双盲试验”是“亲身经历”的照妖镜,揭示了无数的疗效幻象。止咳糖浆对于咳嗽不起作用;假针灸和真针灸一样有效;洋地黄强心剂多数增加心衰的死亡率;以往一直被禁用于心衰的负性肌力药β受体阻滞剂却成了心衰的基础用药;甚至,在关节镜手术治疗关节炎的研究中发现,假手术与真手术产生的“治疗效果”可以完全相同。被双盲试验颠覆的常识实在太多了。
时代周报:第三个说法: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衡量中医的疗效。
方舟子:不管什么标准,必须要证明治疗是确实有效的。其实现在世界上对中药的认证标准比西药宽容得多了。对西药(化学药物)要求有确定的单一化学成分,在分子水平上阐明药理,用动物实验、3期临床试验验证毒副作用和疗效,而对中药目前并不要求知道确定的化学成分。也就是说,只要是临床证明确实有效就行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