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团购网站24券CEO杜一楠曾直言“大学生办团购网站等于自杀”。而近日,视频网站奇艺网CEO龚宇也建议“年轻人不要碰团购”。两位老总“危言耸听”、200多家团购网站黯然退场,但仍有固执的团购声音在辩护:我们已经赚钱了。尽管这个群体还面临诸多的弊病。
别看笑话
团购已经赚国民币了
杜一楠和龚宇之所以都不看好年轻人在团购行业闯荡,基础吻合外界对国内团购市场的断定。“技巧门槛低、进入门槛低,暗藏的风险就越大。”疯长的团购网站数量一次次刷新人们的惊愕指数。
近日,由国内团购导航网站LETYO团购生活网(原团123)发布的《中国网络团购市场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从年初第一家团购网站呈现,短短数月内,600多家团购网站争相创立,其中200多家又迅速逝世去,而搜狐、新浪、腾讯等门户网站以及电商大鳄淘宝网先后杀入,使1-6月份中国团购网站的复合月增加率达到172%。这阐明什么?答案是“火爆的乱局”。
参与者忘情厮杀,旁观者冷看笑话,有一句话叫:坐等团购网站悲剧。然而,拨开团购乱局的表皮层,忘情者愣是给市场揪出了“利好”的端倪。
报告显示,截至今年7月份,全国94家重要团购网站的参团人数达272万,成交额达1.34亿元。更正确地说,虽然竞争激烈,但糯米网、美团、拉手等排名前列的10个团购网站保持了“良好”的增加势头和收入状态,甚至于成立才一个多月的糯米网参团人数超过30万,收入预计超过146万元。业内人士对此的断定是:只有坐稳团购行业前几把交椅才有前途,后面的数百家小企业恐怕只能尾随和挣扎。
别非主流
团购要学真正的Groupon
学Groupon,做Groupon,中国的团购网站不是都模仿Groupon吗?但是不少网站照虎画猫反类犬,一直以来,Groupon的中国模仿者都因形似而神不似而饱受诟病。甚至有的网站只是仿Groupon页面模板,而干的还是老本行:把实物商品“堆一堆来个优惠诱惑”。
团购网要学就要学到家,“销售服务”是团购的精华。根据报告数据,在重要团购网站的重要商品(服务)类型中,餐厅、休闲娱乐、美容、保健等服务型团购超过六成,成为团购网站的主流。其中,餐厅等外出饮食服务类团购占到全部团购比重的17%,美容美发服务比重也达到7%,成为团购人群最青睐的两项服务性团购运动。
分析人士指出,主打服务型花费是Groupon引领的团购模式本质所在,这也符合团购的“本地化精品生活导向”策略。报告显示,401家团购网站的重要参与群体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广州等十几座国内一线城市。这些城市的花费程度和服务行业的成熟度广泛高于其他城市,给团购网站带来的利润空间也就更高。
中国的团购当然要有中国的特点,服务性团购盘踞主流地位之外,仍有厉害角色杀出重围。事实上,在重要团购商品(服务)类型中,占比最大的是化装品,达到20%。分析人士认为,商品类团购的利润空间相对较小,但化装品是个例外,其“暴利”的性质接近于奢侈型服务,尤其受到城市女性人群的青睐。然而这只能算做一个例外。分析认为,团购靠“本地精品服务导向”起步,要想发展得好,初期必须保持这个门路。
别太得意
团购小收益背后的大弊病
团购先行者已经赚钱了,腾讯、淘宝等互联网大佬也纷纷示好,甚至百度借助“hao123”旗下团购导航站也曲线进军了,这会不会让团购行业第二次骚动?
分析者给出的建议是:团购有风险,进入需谨慎。
根据报告统计,重要团购网站尽管显示出整体用户数量和营收不断增加的趋势,但其中仍然有奇妙的波动。尤其令人注意的是,进入7月份,各重要团购网站的用户数量有一个明显的下滑转折。业内人士对此分析认为,从团购网站呈现,其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事实不容疏忽,因为团购作为一种崭新的花费行动也在人群中迅速普及。然而在7月份,网站和花费者的“团购热情”遭到打击。基本原因是一批涉嫌讹诈的团购网站屡被曝光,让花费者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即使正规团购网站,其服务产品销售出去之后,线下的履行才能也遭到越来越大的压力。糯米网就曾因“15万张电影票花费如何落实”而饱受质疑和花费者的不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