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徐洁云 陶斯然发自上海
近日,国内第一个专注文化与传媒行业投融资的国民币私募股权基金——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hinaMediaCapital,以下简称CMC)发布完成首期20亿元国民币资金募集,并正式投入运营。
CMC 的重要发起方及出资方均具有较强的金融投资及文化传媒行业背景,包含由上海东方传媒团体有限公司(SMG,原上海文广消息传媒团体)控股的上海东方惠金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国家开发银行下属的国开金融有限义务公司、上海大众公用事业(团体)股份有限公司下属的上海大众团体资本股权投资有限公司、招商局中国基金下属的深圳天正投资有限公司、文汇新民联合报业团体、宽带资本等机构。
黎瑞刚是CMC的董事长兼总经理,他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SMG的总裁。“这是在传媒文化产业投资范畴的一次变更尝试,摸索如何在政策框架下通过金融工具与资本市场创新式互动对接。”黎瑞刚对《每日经济消息》说。
据悉,该机构将重点关注文化与传媒范畴的改制重组、行业整合和业态创新,自我定位为推动国内文化产业跨越发展的战略投资者;同时基金还将致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应用资本手段,介入国际传媒市场,摸索构建属于中国的全球传媒投资与运营平台。
具体而言,基金将重点为目标公司供给成长性资本、企业重组、管理层收购等市场化融资。
黎瑞刚此前曾表现,当今中国传媒资产的价值受到严重低估,只有资本市场才干发明其全部的内在价值和市场潜力。
从投资主体性质来看,基础是清一色的国资背景,这也成为了这一尝试广受关注的看点。此前有分析认为,在较为特别的传闻文化行业,以国资机构组建私募基金,其间的改革恐有较大难度。
“这正是CMC的尝试意义,”黎瑞刚表现,这一尝试底本就是对传媒运营体制创新的摸索,他强调称,尽管投资方为国资,但在运营方面严格按照私募基金的市场运作规矩。
国泰君安研究所常务副所长、传媒业首席分析师谭晓雨对《每日经济消息》记者表现,CMC的呈现对于这一行业而言无疑是有利的,不过对于国资投资方在私募产业投资基金方面的尝试,“要形成模式,还需要时日观察,但这也是传媒行业整体市场化程度提升的必定过程。”
同时,她认为,这一基金的启动对于SMG在多元化产业投资方面的推动也将产生较大的助力后果。今年以来,SMG动作连连,包含旗下百视通等新媒体业务的整合、东方购物模仿频道的上线、甚至在演艺范畴的 “上海马戏城时空之旅”改版升级等,表现出了高昂的拓展投资热情。
对此,黎瑞刚向《每日经济消息》记者表现,CMC对于SMG而言,将是非常重视的投融资及运营平台。
这从SMG对于CMC 的参与度口径的变更也可看出端倪。
此前,SMG对于CMC的消息一直颇为低调,强调其独立运作特征;而现在,SMG则表现,将运营其所拥有的丰富传媒运营经验和资源,“在基金的项目筛选、投后管理等方面施展重要作用。”黎瑞刚亦对《每日经济消息》坦承,相比此前,SMG未来在CMC的参与热情将会更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