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市场的迅猛发展衍生出不少新商机。记者注意到,一种购物返利网站近期纷纷出现,花费者在这些网站推荐的网购平台购物可以按照相应比例拿到返还金。不过,这种能让网商和花费者同时获益的新商业模式正在面临“叫好不叫座”的为难,不少花费者对购物返利的周期、返利金额前后不符等问题提出不满。
记者昨日在返利网、返还网、QQ返利网等购物返利网站首页看到,“购物返35%”、“购物返16%”等诱人的优惠信息呈现在网页的醒目地位,促销商品涉及数码家电、服饰用品、图书音像、化装品等,返利比例从1%-50%不等,而网站监测窗口的花费记录也在不断刷新。
据介绍,一般情况下,此类返利网站先与网商达成合作关系,花费者通过返利网站平台在合作网商购物并产生有效订单后,网商会按照必定比例把销售提成返给返利网站,返利网站再同花费者分享这部分销售提成。
因为价格优势,这类“购物+返现金”的新型网购模式受到花费者的追捧,可是不少花费者在亲身材验后却发明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记者在某返利网站客服论坛里看到,花费者投诉的内容大部分集中在返还审核周期过长、网站确认返还的订单与花费者实际订单不符、返还金额与预计金额有差别等问题上。
一位花费者表现,今年1月份成交的订单,直至4月份网站还没有回复确认返还现金事宜。对此,该返利网站说明说,由于部分网商按月审核订单,待网商确认订单有效后才会将销售提成返给网站,而返现日期往往根据网商的财务结算日而定。不过,花费者对此说明并不满意,认为“如乌龟速度”般的工作效率以及频繁呈现漏洞的订单追踪问题无形中增加了花费者的时间成本,反而得不偿失。
在花费者中叫好不叫座的购物返利网,对于网商而言却是零风险的营销平台。世纪电器网市场总监彭亮表现,返利网站挂上商家的标识以及以各种优惠措施来吸引顾客,再根据有效交易量向商家收取费用,对于商家而言不存在任何风险,而且实际上付给返利网站的费用就是商家的营销成本。业内人士指出,返利网站作为网购衍生行业,在必定程度上为商家担负了营销补充与花费指引的角色。不过,花费者在通过返利网站这一中介平台购物时的个人信息是否得到安全保障也还有待考验。
商报记者 袁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