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加入新华都更是属于“一见钟情”,陈发树的厚道和他关于把新华都集团做成中国最优秀、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之一的理想与我的志趣和价值观不谋而合,当即我就决定加盟了。至于其他的所谓的报酬,身价之类的,我认为这只是对于个人职场生涯的一种价值或者是品牌的肯定而已。做好你该做的就好,其他的并不重要。
反思微软的日子
当我被公司选为微软中国总裁的时候,很多人确实不看好,因为我过去没有管理销售的经验,也没有直接接触过客户,再说管理销售人员和管理技术人员是完全不同的。但是这一切对我来说恰恰是学习的好机会,因为我始终相信管理都是相通的,我也想去证明这个基本道理。其实管理销售,管理技术,管理工厂都是一个道理,就是管理人,只要你把人管理好了,业务就好了,因为总裁不需要天天去做销售,再说了,客户也是人,能管理好人的人一定可以管理好客户的。
同样一个人的能力最重要的就是学习能力,即使你没有很多经验,但是只要你学习,你就可以做好每个工作。网游也好,资本运作也好,只要你去学习,每个人都能做好的。
我上任后,推出了团队精神的军乐团计划,让大家统一思想统一认识,同心协力。春耕计划是针对微软合作伙伴的计划,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护航计划是对我们的客户更好,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非常正确的方向。这些计划真正重塑了人们对微软中国的看法和态度。而我要达到的效果就是希望能为微软创造收入,更重要的是让客户真正地对微软的产品满意,并且可以充分发挥微软产品的功能。事实证明我们做到了。由于这个计划是3~5年计划,在还没有完成时我就离开了微软,非常遗憾,对我来说是个最大的遗憾,对微软来说也是个损失。我觉得微软应该更加关注员工,合作伙伴和客户。
陈永正也是位非常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特别是在处理政府关系上。微软在中国需要政府的支持,所以建立良好的政府关系也是我的工作重点,我当时的出发点就是在中国,政府是最大的,我们只是属于政府管理之下的一家公司。我们需要听政府的,服从政府的管理。其实就是一种态度。
拆解管理矛盾
微软中国和微软大中华区的存在本身就是一个不合理的构架,也是多位总裁离职的原因所在。我就任微软中国总裁期间,还是属于比较强势的总裁,拥有很大的财权,达到几千万的权力,这是合理合规的范围。
我和我的前任相比,我是微软内部提拔起来的,在微软有7年多的工作经历,包括和盖茨、鲍尔默等的工作关系,相对来说,我比较有些优势。当然我也很注重和总部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机制,就是不断沟通,不断和总部交流,同时建立一些个人的信任关系,这样可以获得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我觉得微软要在中国长期发展,必须对中国进行长期的投入,当时我劝说了总部对中国进行长期投资,62亿就是其中投资的一个长期项目,因为有了这个长期投资的项目,才有微软在中国发展的今天。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投资,也得到了很好的回报。
我希望给员工机会,特别是给那些正直,向上,勤奋,有成绩的员工。这里没有老员工和新员工的利益问题,是公司的利益问题,我希望每个人都从公司利益出发,尤其在选拔人才方面。(本文据《经理人》采访实录整理,有删节)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