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政府网站在政府与大众,的沟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1252人参与),51.8%的人会通过政府网站来获取相干政策信息。从浏览政府网站的频率来看,6.4%的人“非常频繁”,23.1%的人“比较频繁”,28.9%的人“频率一般”。另有27.6%的人选择“很少浏览”,14.0%的人“几乎从不浏览”。
政府网站建设重心应向基层转移
年初,由中国软件测评中心、国民网、中国经济网共同开展的“2009年中国政府网站绩效评估”成果显示,大众对政府网站的满意程度正逐步提升,但政府网站要全面满足大众,需求还任重道远。
“政府网站具有信息承载量大、受众广泛、传播成本低、获取便捷四大特点。这四个特点也就决定了政府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范畴,特别是在信息主动公开方面,应承担更多的职责。同时,它还应扮演电子政务平台、官民互动平台等多重角色。”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说。
调查显示,70.1%的人浏览政府网站的目标在于“查询懂得政府相干政策法规文件以及重要公告事项”,50.3%的人目标在于“懂得相干处所或行业基础情况”,49.4%的人目标在于“参与政府网上调查民意征集运动”。其他目标还有:“网上政务”(44.2%)、“查询懂得政府有关统计公告”(40.6%)、“网上举报或信访”(38.6%)、“懂得政府机构组织状态”(36.4%)、“与政府官员在线互动”(23.9%)。
可见,当前大众,对政府网站的应用仍集中在查询懂得功效,而政府网站应有的电子政务、互动功效尚未得到充分施展。
调查还发明,受访者对政府网站的满意度随着政府级别的下降而降落。在4种不同级别的政府网站中,受访者对国家部委网站满意度最高,达66.5%,对省级政府部门网站的满意度就降至18.4%,排在第三位的是地市级政府部门网站(12.1%),仅2.8%的受访者对县级及以下政府部门网站表现满意。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行政学院汪玉凯教授表现出了他的担心。“越是基层政府,跟老百姓直接打交道的机会就越多,但在网站建设上的资金技巧才能却越弱。这样一来,政府网站就很难真正为群众服务。”汪玉凯教授呼吁,政府网站建设重心应尽快下移,财力、技巧等资源需要向县级以下基层政府倾斜。
大众,对政府网站的四大等待
当前政府网站建设还存在哪些问题?调查揭示的问题有:“网站内信息陈腐更新缓慢”(72.7%)、“网上政务形同虚设难以应用”(71.9%)、“网站内容不完整,查询不到所需要的信息”(68.8%)、“网上看法反应难以得到回复”(62.6%)、“缺乏官员信箱、在线交换等互动内容”(49.4%)、“网站设计不合理、查找浏览信息艰苦”(40.5%)。
王敬波教授认为,政府网站建设中之所以呈现上述问题,首先是因为我国政府整体电子化程度不高,更习惯于传统的面对面工作方法,这种状态在基层政府尤为明显;其次,目前还没有一个针对政府网站的完善评价系统,即便已经有一些评估,也没有作为政府的考核项目,很难对政府形成压力。
要解决这些问题,汪玉凯教授给出了三点建议:第一,应当建立以大众,为中心的价值取向,着力将政府网站建设成为大众,服务平台,为大众,供给多方面的服务;第二,政府网站设计应避免复杂,网上政务应尽量简化手续,通过操作方便性来吸引大众,应用政府网站;第三,一个完善的政府网站背后还应当有一个强盛的看法收集—处理—反馈机制。“只有群众网上反应的问题在网下能得到有效解决,政府网站才干真正做到实处。”
最新一期《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统计报告》显示,目前CN域名中,以“.gov.cn”结尾的二级域名(政府网站域名)已达49730个,占全部CN域名总数的0.4%。
面对数量如此之巨的政府网站,大众,有何等待?调查中排名前四位的依次是:“有效性,网上反馈的看法能在现实中得到有效解决”(79.9%);“实用性,网上政务能够服务大众”(79.8%);“及时性,网站信息及时正确”(79.3%);“互动性,看法得到回复,能够在线交换”(70.5%)。其他等待还有,“方便性,浏览查找信息方便”(65.9%),“全面性,网站内容全面丰富”(52.0%)。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