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报记者 徐益平
在宏观调控政策频出的背景下,有“投资风向标”之称的巨额浙江民资前途再成焦点,身为IT界大佬的李开复亦不能“免俗”。7月3日,这位前谷歌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现任创新工场董事长兼首席履行官呈现在“2010浙商(夏季)论坛”,向数百位浙商推介创新工场,邀约投资。
该论坛由浙江省浙商研究会、省工商联直属商会、温州市中小企业发展增进会和东方早报等联合主办。知情人士流露,因护照丧失无法伺机,李开复连夜改坐火车赶到杭州,参加此次论坛。
创新工场是李开复辞任谷歌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后,于去年9月推出的创业打算,专注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云盘算3个范畴的投资,李开复盼望借此实现IT技巧快速商业化,开创“天使投资+企业孵化器+创业领导”的混杂商业模式。
在2010浙商(夏季)论坛上,李开复首先表现,尽管股市、房地产带来宏大财富,但不可持续,艰苦也越来越大。然后,他亮出观点:IT业是最值得关注和投资的产业,但“IT业发展需要很多支撑,在国外有天使投资基金,国内在这方面非常欠缺”——这正是他创办创新工场的初衷。
李开复介绍,创新工场在未来5年将投入8亿元,投资者包含富士康科技团体、联想控股、新东方教导科技团体以及YouTube开创人陈士骏等;目前已投9个项目,其中7个属移动互联网业,接下来还将投10多个项目。
9个项目标说法,与李开复今年5月底流露的数字一样。
李开复显然需要更多的投资者,“如果创新工场基金有2亿美元,会考虑做150个项目。其中130个可能逝世掉,但20个项目也许会带来几百倍回报”。他也极力澄清浙江制作业商人对创新工场的曲解:有人考核后很扫兴,“认为工场就是放堆年轻人在电脑面前,生产线、图纸在哪里?但事实上,IT企业不需要太多人。”
论坛期间,李开复还专门举办1场小范围的“创新工场座谈会”。该会闭门进行,仅30位左右的浙江商人被容许参加。据与会者流露,李开复请求投资人“有足够耐心”,因为投资周期至少8年。
“2010浙商(夏季)论坛”的主题为“模式创新与浙商转型”。论坛发布了“模式创新10大经典案例”,这是浙江首次进行类似评选。阿里巴巴 “淘宝模式”、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网盛生意宝创新模式”、浙江产权交易所“未上市股份公司股权转让试点模式”等入围。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履行官马云、网盛生意宝总裁孙德良等企业家还当选10大“创新浙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