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求牌照动作频繁
第三方支付企业开端“正衣冠”
尽管种种迹象显示,《措施》出台对支付宝、财付通等十几家处于行业前列的大企业“是个机会”,但并不意味着牌照对它们来说是“顺手拈来”。
分析人士指出,《措施》中关于“申请人的重要出资人必须持续两年以上盈利”,“外商投资支付机构的业务范畴、境外出资人的资格条件和出资比例等,由中国国民银行另行规定,报国务院批准”以及“支付机构的实缴货币资本与客户备付金日均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 10%”等规定,都多多少少对第三方支付企业提出了“新请求”,即便行业“大佬”也不例外。
为此,记者懂得到,《措施》一经推出,第三方支付企业便给予了不同程度的反馈和支撑,支付宝CEO彭蕾表现,“支付宝一直与央行保持着定期汇报与沟通的制度”。快钱CEO关国光也流露“与央行沟通良好”。
据悉,支付宝、财付通已经开端着手调剂企业的资本结构,弱化企业的外资背景。有消息显示,支付宝正在争取购回雅虎中国持有的阿里巴巴39%的股权,使企业打消国家对金融服务业外资准入严格限制带来的影响,争取顺利拿到支付牌照。而快钱2008年已经在申办备案材料、企业自查、软硬件设施、运营才能检测等方面进行了筹备。随着《措施》的出台,快钱正在实行企业自查方面的工作。
从《措施》出台到获得牌照申请短短的一年时间,毕竟谁能获得首批《支付业务允许证》,而最终有多少企业遭淘汰,这些疑问将持续得到业界的关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