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科技讯 6月8日下午消息,文化部今日发布《2009年中国网吧市场年度报告》,报告指出,截至2009年底,全国网吧用户范围达1.35亿,与2008年相比增加843万人,年增加率为6.7%,增速明显放缓。以下为报告摘要:
一、网吧市场安稳发展
网吧市场伴随着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走过了10多年的过程。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数据显示,2009年网吧依然是中国网民上网的第二大场合。通过互联网和电脑终端,网吧供给各种信息获取及休闲娱乐服务,情势机动方便、费用低廉,吸引了大批网民特别是社会低收入群体,成为新兴的文化花费场合。
网吧收取的机时费是网吧收入的重要起源。自1996年以来,全国网吧机时费单位程度呈降落趋势。平均价格从最初的20元/小时逐渐降落到目前的2元/小时左右,网吧经营已进入微利时代。据测算,2009年,网吧行业总产值已达886亿元国民币 。
随着网民范围的扩大,网吧用户也在不断增加。截至2009年底,全国网吧用户范围达1.35亿,与2008年相比增加843万人,年增加率为6.7%,增速明显放缓。网吧用户增速放缓的重要原因:一是手机作为一种互联网接入终端被广泛利用,越来越多的网民选择用手机上网,仅2009年,手机网民的增加量就超过了1亿 。二是工作场合上网条件的改良,分流了部分网吧用户的上网需求。三是家庭电脑的日渐普及,在家上网的网民数量明显增多。上述因素客观上下降了网吧在供给互联网上网服务中的作用。目前,在网吧上网的人群重要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湖北、河南等省,浙江、北京、四川、河北、上海次之。
2003年至2009年,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在保持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下,按照文化部的安排,积极推动连锁网吧工作。各地在消化现有存量市场的网吧中,又根据当地经济程度、市场需求和管理现状,发展和推动直营与加盟两种形态的网吧连锁经营模式。至2009年,全国网吧总量达到13.8万家。
网吧市场中,以网吧拥有的电脑终端数量为划分标准,网吧分为大型网吧(300台以上)、中型网吧(100-299台)和小型网吧(100台以下)。2009年大型网吧占7%;中型网吧占46%;小型网吧占47%。其中,中小型网吧仍然盘踞市场主导地位。各地网吧数量差别明显。山东、湖南、湖北、江苏四省的网吧数量居全国前四位,均超过了8000家;河南、辽宁、广东、浙江等省网吧数量为6000~8000家。
2009年全国连锁网吧企业数量超过150家,其直营门店超过4500个。全国大部分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有连锁网吧企业散布。其中,网吧连锁企业数量最多的三个省份分辨为湖南、河南、上海,连锁网吧企业数量分辨为15家、14家和13家;其次为辽宁、浙江、湖北、山东四省,连锁网吧企业数量分辨为8家、7家、7家和5家;而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连锁网吧数量则较少。目前,全国与区域性连锁网吧发展缓慢。
二、网吧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施展了积极作用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网吧不但形成了广阔的市场,更成为中国社会信息化过程的重要推动力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现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中,城乡信息化还存在严重不均衡和宏大数字鸿沟的情况下,网吧以市场的方法,缩小了城乡信息化差距,弥补了数字鸿沟,补充了信息服务中公共投入的不足。网吧为社会大众,供给了便捷的消息浏览、查阅材料、游戏娱乐、沟通交换等互联网利用服务。网吧正成为新兴的网络文化花费终端,它在传播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主义精力文明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其次,网吧行业在吸纳就业人员、缓解就业压力方面施展重要的作用。目前,全国13.8万家网吧虽已吸纳了58万就业人员,但网吧人力需求仍然茂盛,其中以网吧普通服务人员的缺口最为突出。
再次,网吧已成为宽大低收入者进行文化娱乐的最重要的场合。目前,我国网吧的平均花费程度为每小时2元左右,与其他娱乐场合相比,其低廉的价格吸引了年轻的打工族、在校大学生及农村地区的宽大低收入群体。据文睿研究统计,2009年网吧用户中,收入在3000元以下的人群占90%,收入在2000元以下的人群占60%,无收入者占21%。网吧的呈现不仅为社会低收入群体解决了上网问题,更成为群众广泛接收的较为便宜便捷的休闲娱乐场合。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