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招:碰到这类大学,只要查一下它的英文名字是否符合州立大学的命名规矩,就能大致断定它的真伪。
骗术三:借打名人品牌
美国优良的私立大学,常用创办人的名字来命名,例如哈佛、史坦福、哥伦比亚、普林斯顿等等。而“野鸡大学”利用这一惯例,也借用名人之名,什么马林顿大学之类,也算是施展名人品牌效应。
拆招:这种障眼法的骗术比较高,要识破它,就得认准所在国的一些认证。有些国家对私立学校进行资格认证,颁发认证证书。学生在留学时,认定这类学校,相对而言比较有保障。
骗术四:粉饰硬件本相
辨认“野鸡大学”的另一个标准,就是看这所学校有没有校园,或者它是否用邮政信箱对外接洽。大学要有校园,这是常识,但是到中国来招摇撞骗的“野鸡大学”大部分没有校园,即使有,也只是一个办公室或者几间租来的房子,远不是学子想象中的安静广阔的校园。在他们的网站中,充满了含混其词的敷衍粉饰,甚至用几张在中国办学的结业照片代替校园照片。“野鸡大学”由于很多连校园都没有,所以也就不可能有邮政信箱,只能用电子邮件接洽。
拆招:挑选可靠的留学中介机构,确认学校的办学资质和程度,选择名誉好的学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