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服务器
2008 年陈文(化名)做了一个影视类的小网站,用他的话说,每个月收入在千元左右。网站中途关关停停,起初的关停还比较好恢复,到了2009年底,陈文决定把服务器彻底搬出内地。
“去年年底严查的时候,很多中小影视站全部搬往香港或者国外了。”陈文告诉记者,搬出的理由很简略——可以不用备案。
去年底严查开端,无证中小影视网站就无法在内地备案,而根据各机房的白名单制度,不备案就不能接入上线。“我们不可能拿到广电的网络视频允许证,所以只能搬走。”陈文说。
事实上,已经有大批的中介机构和服务商供给海外托管服务。“搬去海外的成本并不高,价格和国内就差个几十块钱。”陈文说,针对最近内地的情况,服务商经常会搞一些特价优惠。
记者以购置服务器的名义接洽到国内一家范围很大的服务器供给商的客服人员,客服人员立即向记者推荐香港IDC(互联网数据中心),称香港地区无需履行白名单与备案制度,可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避免被关站。
香港IDC的价格比大陆稍贵,以这家服务商供给的报价为例,200M空间的香港服务器价格为258/12个月,大陆服务器的价格为198/13个月。但客服向记者游说:“买个安心和省心,多出的价格可以疏忽不计。香港IDC目前是各档服务器产品中性价比最高,销量最好的。”
不过,在陈文看来,网站的“海外生活”也并不美好,最大的问题就是流量急剧降落。“一是因为服务器在海外导致访问变慢,二是处所性的DNS(域名解析)限制,某些地区可以打开,某些处所就基本访问不了。”
一位把网站搬往英国的站长小王也告诉记者,搬出之后网站就没什么流量了,因为累赘不起单独的服务器只能通过VPS(虚拟服务器)保持。
陈文表现,自己的网站在香港也必须忍耐“访问慢服务差”的困扰。
虽然陈文承认自己的网站存在版权问题无法解决,但他认为,还有大批正规的中小站由于门槛进步而迁出内地,“交互类、消息类、视频类、药品类、音乐类、博客类的,都要这样那样的证”。
严格的IDC
无论疲于删帖的网站负责人,还是无奈出走的站长们,都对内地IDC机房的严格审查充满牢骚。但一位IDC机房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这么做完整是出于自保。
据记者懂得,自去年底的“一刀切”整治风波以来,电信运营商已经把监管审查义务下放到每一个机房。若一个机房的网站多次呈现问题,全部机房将被结束互联网接入。
压力之下,IDC们开端自发采用各种苛刻的监管手段,其中利用最广泛的便是“白名单”制度——默认所有的网站都不让接入,只有通过审核进入白名单才容许上线。
而据一家IDC接入商供给的材料,大部分的网络影视、小说、音乐网站以及未获《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允许证》的论坛、聊天室、留言板等类型网站都无法通过“白名单”。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今年6月底开端,第三期网站备案系统完成升级,各地通管局请求机房必须设置拍照墙。7月之后,各地的新备案网站除了满足之前的审核请求,还必需要负责人拍照留档才可接入。”此事未获通管局的官方证实。
“拍照其实加剧了个人网站的搬出或者关闭,”陈文认为,“有些人想法比较偏激,感到自己受到不公待遇,个体户、网商尚且不用如此,自己为什么拍照才干做网站;有人则认为自己可能做网站初期才投入几百上千块钱,若是千里之外去拍照当面核验,则成本过高,得不偿失。”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CNNIC)近日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态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中国的网站数,即域名注册者在中国境内的网站数(包含在境内接入和境外接入)减少到279万个,降幅13.7%。报告认为,这和全球互联网站点数降落趋势一致,网站托管服务到期终止,是站点总数降落的重要原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