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淫秽色情信息135万条 ●封堵关闭淫秽色情网站1.9万个 ●关闭未备案网站34.2万个
记者7月23日从全国“扫黄打非”工作座谈会上获悉,在2009年12月至2010年5月底开展的打 击互联网和手机网站传播淫秽色情信息专项举动中,各地各有关部门周到安排,标本兼治,网络传“黄”得到有效遏制。截至5月底,全国共删除网上淫秽色情信息 135万条;封堵、关闭淫秽色情网站1.9万个,其中手机网站1.5万个;关闭未备案网站34.2万个,其中手机网站3000多个。
抓好源头治理 确保整治取得长效
在专项举动中,工信部和三大电信运营商强化对业务推广渠道等环节的信息安全管控和应急处理,对存在管 理缺失、违规推广的116家企业进行清退,暂行终止业务合作,并与其余414家开展业务推广合作的企业重签信息安全协议,建立了合作伙伴推广渠道报备机 制;对743家接入服务商进行全面排查,对发明存在层层转租问题的89家予以清退,并通过检查服务器、业务协议、域名、IP地址等用户资源应用情况,开展 对层层转租问题的日常监测工作;对1915家签订手机代收费协议的合作伙伴进行逐一清查,对流程不规范、资质有问题的237家予以清退,完善手机上网代收 费管理制度,启动对计费点常态化监测的技巧手段建设工作。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全面实行域名实名注册,结束解析涉“黄”域名4085个,并 将3089个涉“黄”域名持有者列入黑名单。
此外,联合网络新技巧、新利用、新业态,工信部和三大电信运营商还完善了各要害环节的业务流程、制度 规范,制定了宽带网络接入、WAP网站内容和互联网搜索引擎服务等相应的管理规定,完善了互联网行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系统。针对涉“黄”网站变换域名、动 态跳转回避监管等建立了网站黑名单联动管理制度和互联网行业管理跨省联动机制,对涉“黄”网站实行跨地区、跨企业联动处理,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建设来实现对 网络信息安全的长效管理。
强化技巧防备 落实相干管理义务
为全面控制互联网主体信息和业务运行态势,实现对网络涉“黄”要害环节的常态化监测,提升对信息安全 事件的预防、把持才能,工信部和三大电信运营商迅速推动各项技巧手段建设工作。目前,网站备案系统改革工作已经完成,手机网站内容拨测系统、业务监测系 统、企业资源管理平台、手机WAP网关违法有害信息发明过滤等系统建设工作正在按专项治理打算全速推动,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前建设到位。
专项举动开展期间,各地对因义务不落实、管理不到位、措施不完善导致制“黄”传“黄”的相干基础运营 商、接入服务商、内容服务商、网站管理人员等进行了义务追究。北京市网管办对6家传播低俗信息的网站负责人进行了诫勉谈话,并监督网站对相干义务人给予降 职、开除的处分。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对两家为未备案网站供给接入的服务商给予了行政处分。河南省通信管理局对违规接入未备案网站和传播低俗信息网站的4家公 司分辨给予了处分。
施展媒体作用积极调动社会力量
从2009年11月23日起,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大批色情网站出没手机网站——聚焦手机网 络色情”,由此拉开全部手机“扫黄”风暴的序幕,此后,《焦点访谈》栏目相继播出“聚焦手机网络色情”之“谁是推手、谁在受益”、“免费色情网站背后的利 益链条”等9期专题节目,推动了专项举动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国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国民广播电台等媒体专门成立了手机“扫黄”专题报道小组,全面 追踪、深度发掘相干线索,为专项举动的深入开展供给了强盛的舆论支撑。其中,仅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供给线索、中央媒体刊发的相干报道和点评就达400 余条,搜狐、新浪等网络媒体先后转载157万余条。
与此同时,各种社会力量也积极举动起来,共同投入到这场网络“扫黄”战斗中来。中科院计划战略局专门 向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推荐了由其所属科研人员组成的网络“扫黄打非”工作咨询专家组,专门就专项举动中的相干技巧问题供给咨询和建议。北京市组建了 “妈妈评审团”,由法律工作者、教导工作者、家庭主妇等组成的评审人员,以“儿童最大利益优先”为基础原则,对互联网上暴力、色情、可怕等低俗信息的内容 进行举报、评审,形成处理建议反应给相干管理部门。广东省开展了万名母亲网络护卫举动,发动宽大母亲和家庭成员积极举动起来,为净化网络、保护孩子献计出 力,参与签名的母亲超过10万人、网络点击率达100多万、举报不良信息2.2万多条。 (记者赖名芳)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