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记者望隽 实习生姚班 李书喆)将从明日起施行的《网络游戏管理暂行措施》,规定玩网游必须先通过身份证实名认证。记者昨日采访部分市民,大部分表现支撑这一新规,但同时认为难以履行。“反网瘾斗士”陶宏开则认为,该规定治标不治本,清除网络“毒品”才是基本之道。
作为我国第一部专门针对网游的管理规范,《网络游戏管理暂行措施》规定,网络游戏企业应请求玩家应用有效身份证进行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
推行网游实名制,重要是为了限制未成年人玩网游,但在实际中能否达到这一后果?记者昨在武昌街头及部分网吧采访市民。几乎所有青少年家长都对网游实名制表现同意。家住广埠屯的袁先生表现,“现在网游对小伢们吸引力太大,盼望通过实名制再加上防沉迷系统,对他们打网游进行严格限制。”
但不少市民也指出,这一规定能否真正有效履行,依然面临诸多难题。在武汉大学读研的李元洪说,网游实名制重要是为了限制未成年人玩网游,但实际中,爱打网游的小孩既可以用家长身份证,也可以在网上生成身份证号,另外,网吧老板也可能向未成年人供给身份证号,“规避措施很多,最后就让实名制形同虚设。”
记者昨采访被称为“中国戒网瘾专家第一人”的华师特聘教授陶宏开,他认为,用实名制来防止孩子玩网游,是治标不治本。
陶宏开说,据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统计,去年我国青少年上网成瘾人数已超过2400万,还有1800多万青少年有网瘾偏向。“仅用实名制,很难达到防治青少年网瘾的目标。”他说。
陶宏开建议,政府应加大对网络净化力度,清算网络“毒品”,同时加强对网络游戏的审核,将审核标准透明化、公开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