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调查8000亿预付费市场:购物卡是否可作为企事业福利?
据新华社北京7月29日电 借助支付宝、财付通等网上第三方支付、五花八门的购物卡,以及8000亿元由非金融机构发行的电子货币,洗钱、行贿、避税、套现等运动正繁殖蔓延。
美容健身卡也应监管
购物卡重要分两类,一类是超市、商场、美容院等商家发行的单项花费卡,另一类是第三方机构发行的通用花费卡。后者不仅可以在签约超市、商场应用,也可以在签约的美容店、健身房、蛋糕店、餐馆等场合应用。
调查发明,“黄牛”只是购物卡产业链的末端。商家开发购物卡,可获得宏大的现金“零息贷款”,很多持卡人几元或几十元的卡内余额也成为发卡企业的盈利,而一些购物卡可以在很多商场、超市、餐饮店、美容院应用,已涉嫌代替货币流通的功效。
业内人士流露,目前北京市场上第三方发行的花费卡重要有资和信发行的商通卡、裕福实业发行的福卡等,其中仅资和信累计发卡金额就超过100亿元。
在上海,则形成联华OK卡一家独大,方便通卡、斯玛特卡、共享一卡通、畅购一卡通等多家竞起的格式,仅联华OK卡会员就有约1600万个,销售额早已上百亿元。
据国际发卡机构雅高委托零点公司的调查显示,2008年中国预付费市场范围就已超过8000亿元。
中国国民大学商学院教授黄国雄指出,购物卡潜在的风险包含圈钱、违法或滥用预付资金、回避税收、下降商品或服务质量、繁殖腐败等。事实上,由于花费卡易繁殖腐败,2001年国务院纠风办、央行等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严禁发放应用各种代币券、卡的通知,叫停相干花费卡的流通应用,但“严打”过后花费卡迅速卷土重来。
北京市石景山区检察院的案例调研报告显示,近5年来查处的行贿受贿案件中,涉及以代金卡为行受贿标的的案件逐年增加,其中2008年的比例为15%,2009年高达83.3%。
央行有关负责人近期坦言,公款购置储值卡可以开发票,然后送给私人,很容易形成腐败。
6月21日,央行颁布《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措施》,对开放式的预付费卡有了监管,对发卡机构的准入条件进行了限制,并请求“实名制”,规定第三方支付公司不得开具预付款发票,可预防腐败、偷漏税等情况。
但有关专家指出,央行新规对百货、超市、美容、美发、健身等商户发行的单项花费卡,仍未纳入管理之中。专家建议,针对花费卡的制作、发行、应用、应用期限、重复应用(充值)、回收、卡的面值、应用者权利、发行者义务、余额退还、是否可以作为企事业的福利等,监管部门应制定政策,进一步规范,并出台相应处分措施。
“快钱将被淘汰出局”
除了花费卡,近年来网上第三方支付业务也快速扩大,目前已涵盖商业服务、网络交易、水电费、宽带、移动手机代缴服务等公共事业缴费、房产交易等范畴。
据懂得,从1999年起步,第三方支付行业在中国已走过10年。调查机构艾瑞咨询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国内网上支付市场交易额达2121亿元,比去年一季度上涨93.5%,今年市场范围将突破1万亿元。
形成新型商业模式的同时,第三方支付暗藏的风险也裸露出来。央行报告指出,客户备付金的权益如何保障、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业务中的违规、反洗钱任务履行等诸多问题开端浮现。
南非世界杯期间,公安部发布了江苏“乐天堂”网络赌球大案。境外赌博公司代理汪天宝开设了5个虚拟账户,相干支出的银行账号达8万多个,收付赌资总金额高达36亿元!巨额资金往来全部来自于第三方支付平台——“快钱”公司。
警方调查发明了一个清楚的网络支付流程:“博彩者——银行——第三方支付平台——赌球网站”。其中“快钱”公司高级管理人员梅某从中获利1700余万元。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贺强指出,网上第三方支付公司并非金融机构,做的事却与金融机构性质类似,但它不会像银行一样监管客户的账户资金是否被合法应用,它只管周转,赚取手续费用,因疏于监控,所以很容易被利用进行赌博、洗钱、套现等运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