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讯 (记者 熊海鸥) 国家邮政局昨日称已批准中国邮政速递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邮速递”)经营快递业务。业内专家分析,中邮速递完成股份制改革后有可能通过IPO上市,一旦启用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这只国资背景的“大老虎”将会对中国快递市场造成必定冲击,其竞争力将取决于市场化改革程度。
获批后,中邮速递经营国内和国际快递业务的范畴可笼罩全国31个省(市、区)。而根据国家邮政局网站上周颁布的信息显示,去年9月从中国邮政团体剥离出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和中邮物流两大资源成立的中邮速递正在筹建股份制公司。
据懂得,2009年9月,中国邮政团体公司旗下的中国速递服务公司(EMS)与中邮物流整合组建新的公司——“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挂牌成立,成为目前国内范围最大的经营快递业务的企业。而中邮速递股份制改革与上市路径也在今年逐渐浮现。根据财政部近日的批复,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无偿转让所持有的湘邮科技1802万股国有法人股给邮政科学研究计划院。股权划转实行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公司不再持有湘邮科技任何股份,邮政科学研究计划院成为第二大股东。
业内人士分析,此举意味着中邮速递欲借壳上市的猜测幻灭。目前中邮速递已经完成了资产剥离,未来独立上市是必定选择。
中国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认为,EMS与中邮物流属于中国邮政的优质资产,据他估算,中邮速递的营业额在150亿元到180亿元之间。在国内快递市场,EMS是国内市场份额最大的快递企业。但10家民营快递市场份额总和要比EMS大,因此EMS在国内快递市场还未形成垄断。而在国际快递市场,仍将以联邦快递、UPS、DHL、TNT国际四大快递为主。“中邮速递未来市场竞争力取决于其市场化改革程度。”
中通速递董事长赖梅松称,民营快递企业的优势是管理机动,一旦有诸如增加航线的打算,就可马上实行。而中邮速递在改革后,体制将趋于机动,市场竞争力加强,会对快递业造成必定冲击。
宅急送常务副总裁熊星明认为,EMS与中邮物流组建中邮速递可以共享网络资源、设备场地、客户资源等。一旦上市,原有的纯国营公司可转变为股份制公司。如果中邮速递彻底实现现代企业公司制管理,将会迸发宏大的市场竞争力,对其他快递企业造成必定压力。不过,熊星明强调,中邮速递资源整合过程也将面临诸多考验,要转变过去国营企业的体制、机制、管理模式还需经历较长时间。而快递市场也非全靠范围取胜,更多比拼的是服务品德与个性化才能,民营快递仍有较大市场竞争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