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赵鹏也许并不这么认为,他们对股东协议条款的约定过于乐观,以至于敢于挑衅董事会的权威,向公司全部员工发布“立即解除包含CTO余用彤等四名高管职务”的决定,而这四名高管正是董事会在管理层自我分化中转而支撑的影子人物。
在7月26日SEEK的对外公告中,宣称智联董事会已经解除了CEO赵鹏的职位,并安排了过渡时代的管理层。随后,SEEK主导的董事会,通过北京CEO办公室对智联招聘全部公司员工发布的第三封邮件中,列出了CEO赵鹏及雷卫明、陈旭、倪阳平等被解聘高管的“三大罪状”,其首条即为:“阻碍公司调剂法律架构,妨碍公司上市打算”。
赵鹏在申辩信中,也仅仅以自己享有公司最多的期权为由,否定自己“妨碍公司上市打算”,却对“阻碍公司调剂法律架构”避而不答。
知情人士分析指出,看似赵鹏主导的这场高管内耗风波,核心诱因应当就在于“调剂法律架构”问题,SEEK已急于调剂过去股东协议中财务及运营把持权旁落的问题。而赵鹏在这场风波中的落败,正好成绩了SEEK的目标。同时,麦格理董事丹飞立的代理总裁一职,应当是一种过渡性安排。一旦股东权益在法律上调剂到位,大股东SEEK必将出手重新梳理智联的董事会及管理层架构。
畸形的产业现状
消息人士向本刊记者证实,智联董事会对刘浩、赵鹏领导的两届管理层,在运营成本把持方面始终不满意。
一位不愿流露姓名的行业分析师向本刊记者回想说,赵鹏本质上还是延续了刘浩时代的经营策略:大批投放广告换来用户流量从而吸引企业主投广告。当这位分析师黯然发明智联还是在“走老路”时,便已经预计到“董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抵触,迟早会再度爆发”。
根据艾瑞监测的数据,作为中国互联网招聘行业市场份额前三名公司的前途无忧、智联招聘及中华英才网,智联在2007年-2008年两年中投放费用都位居三家之首,2009年略低于前途无忧,但2010年上半年又再度排至第一位。
以新浪网首页首屏的Flash广告为例,其刊例价高达35万元/天,折扣后的月度投放支出也在600万元以上。据艾瑞的调研数据显示,2009年智联招聘仅在网络品牌广告一项的投放金额就超过7500万元。
另据业内人士流露,“智联人均销售额也处于同行业中的低端程度”。以智联招聘与中华英才网比较为例,两者在市场份额上相差无几,但在人力成本方面却差别悬殊,智联员工总数目前超过两千多人,比中华英才网的人员范围多出一倍。
智联的商业模式,迅速引来全部互联网招聘产业的集体效仿,同质化、低门槛的盈收模式,最终令同业竞争者陷入争抢企业主投放的价格厮杀。
易观分析师认为,互联网招聘产业的发展已处在严重畸形的状态。在他看来,这个产业的核心价值,本应是帮助个人用户和企业主找到合适的匹配信息。而目前各家招聘网站仅仅看中于靠流量而获得广告投放收入的模式,只体现出互联网平台的“媒体价值”, 却疏忽了从产业本质发出去思考用户的真正需求,从而带动做好相干产品的研发。
张杰贤对本刊记者分析称,投资人对这种产业畸形发展的成果负有义务,“他们对公司管理者提出了严格的事迹请求,管理层为了完成任务,就一味做大营业额,而代价就是广告和人力成本高居不下,公司迟迟无法盈利。”而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经营者本身已是这种粗放模式的既得利益者,他们不愿放弃也没有信心敢于放弃现有模式。
“目前三大网站存在这样一个悖论——谁的广告投放量大,谁占的市场份额就高;反之所占的市场份额就低。”一位资深业内人士认为,投资方既想寻求利润,同时也不愿意放弃寻求市场占领率,但“这是不可能很快同时达到的两个指标”,而刘浩、赵鹏等无疑是这样一种两难选择之下的就义品。
“如果结束这种范围的广告投放,我们的用户数就会流失至少一半。”一位智联管理层人士如是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