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种持股平衡的情况下,陈晓就很容易利用董事局主席的地位进行把持,不仅夺了大股东的权,而且把持了国美。”黄光裕方面的这位代表对本报记者表现,这也是黄将“取消一般授权”作为这次召开股东大会的“首项”动议的原因。
也就是说,如果增发20%的股权,其花落谁家将决定黄的命运。但黄方面称,黄得到20%股权的可能性很小。据其流露,根据香港的法律,陈作为董事会主席,有权利召开董事会将该授权以八折的优惠价格增发给其选定的机构,但陈不会选择黄,陈的目标是“去黄化”。
但有分析人士对记者表现,虽然现在陈存在召开股东大会取消一般授权前突然增发20%的可能,但根据香港法律,黄有权向香港法院申请禁止令,禁止增发。如果强行增发,董事将面临法律风险,相干董事也将产生法律义务。
黄陈的底牌
根据黄方面的说法,黄正是看到这种夺权的可能,提出了撤销令。
“我们多次与陈进行沟通,大股东也提出了议价收购其股份并再给一些经济补偿等的条件,但陈并不认同。”黄光裕方面表现,大股东私了的意图很坚决也很明显,在陈晓出局的同时尽量小地减少对国美公司正常运转的影响。
然而现状是双方都不让步,而且双方都握有对国美和对方致命的底牌。
陈晓方面,由于与贝恩签订了捆绑条约,作为个人贷款担保人的陈晓一旦离开,只要在银行呈现1亿元的不良贷款就属于违约事件,贝恩即可获得24亿元,也就是说国美将面临24亿的现金流风险。
不仅如此,据报道,陈在8月6日召开了一个紧急视频会议,请求中层以上的管理层必须表态“站队”,而8月12日的国美高层媒领会晤会,陈则拉出了李俊涛、孙一丁、牟贵先、何阳青四位副总裁和首席财务官方巍的五人团队,集体向媒体和大众,表态将与董事局共进退。
这也是陈晓的最有分量的底牌。一旦陈出局,国美将面临来自中高层管理层的集体“离职”,这将给国美以致命的打击。
对此,黄光裕方面表现:“撤销陈的职务主因是大股东与陈晓之间不可协调的抵触,新的股东大会并未针对管理团队有动议,盼望管理层看到事件的本质。”
而黄光裕方面,其最大的王牌莫过于手中的“国美电器”的商标所有权。据知情人士流露,2004年国美上市后,并未将“国美电器”的商标所有权纳入上市公司,而是在北京国美的名下,也就是说黄是商标的持有人。
根据当时签订的应用允许协议,上市的门店具有“国美电器”的无偿无穷期部分应用权利,既非完整应用权,也非所有权。目前上市公司的应用权,既不能允许他人应用,也不可以发展加盟店和连锁品牌,当时协议的限制只能在内地及香港应用,而且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控股必须在50%以上。
也就是说,一旦黄撤销陈失败,黄仍具有收回应用权的可能。不仅如此,黄手中仍持近300家未上市门店。
根据2009年年报显示,2009年全年,国美关闭了189家门店,新开56家门店,门店数量从年初的859家减少至726家,净减少133家,同时,改革27家门店。按此盘算,300间店面占全部门店的1/3,是上市门店数量的41%左右。
如果这些公司上市,国美的市场占领率和范围将提升一个档位,反之,这些门店将可能另立门户或转让给他人,从而放弃交给国美管理,甚至放弃注入上市公司。
“无论是黄最后胜出还是陈胜出,对于国美而言,都是一次地震。国美面前的路,迷雾重重。”上述分析人士表现。
不仅是分析人士,部分渠道商和供货商在接收记者采访时也表现,不管谁胜出谁输掉,都盼望国美尽快步入正常轨道,毕竟公司的发展最重要。
(本文起源:华夏时报 作者:于华鹏)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