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舒怀
8月9日,隆重文学发布其电子书产品“锦书”——“Bambook” 正式开端内测。在底本已是群雄逐鹿的国产电子书市场,隆重的高调进场再掀波涛。
按隆重文学CEO侯小强的说法,这部重282克、厚1厘米、采用电子墨水技巧的手持浏览终端,并不是一个简略的“硬件”,而是一款“互联网产品”。“通过bambook,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连接‘云中书城’,获取300万册书籍,600亿字的新鲜内容”,他说。
从“刀片”到“刀架”
对于拥有起点中文网、晋江文学城、红袖添香、榕树下等多家国内著名文学网站的隆重文学而言,电子书与硬件制作是一个相对陌生的范畴。然而,隆重所拥有的丰富的内容资源,却是“锦书”相对于其它同类产品的强盛优势。
在电子书业界,历来有“刀片”与“刀架”的比喻。即将电子书本身比喻成“剃须刀架”,将电子书的内容比喻成“刀片”。对厂家来说,“刀架”只是一次性的售卖,“刀片”才意味着源源不断的利润。
电子书鼻祖,美国公司亚马逊正是采用了这样的商业模式,一方面出售电子书终端Kindle,一方面通过亚马逊网站销售电子书内容获利。电子书的售价尽管较纸质书低,但高销售量所带来的利润却远超纸质书。
7月19日,亚马逊公司发布,过去3个月中他们销售的电子书数量超过了纸质书籍,纸质书与电子书销量比达100∶143。
在国内,隆重文学显然是“刀片”的拥有者。目前,隆重拥有300万本书,1100种杂志,超过数万种畅销书的版权,每年用于版权购置的投入不菲。除隆重外,国内其它几家重要的电子书生产商都缺乏自己的内容资源,只能通过版权购置情势从其他传统出版商那里获取电子内容。
隆重文学也在不同场合表明自己作为“一个彻头彻尾的版权公司”的定位,侯小强就曾对媒体表现,隆重文学这几年要做的一是版权生产,二是版权分销。此次推出“Bambook”,也被外界视作其拓展版权销售渠道的一种尝试。
也正是出于对内容优势的保持,他一再向记者强调,作为软件,“Bambook”未来也会扩大到汉王、甚至苹果等其它终端上去,让那些终端的用户同样方便地登录“云中书城”。
盗版之困
“但是,国内环境有其特别性”,易观国际高级分析师方丽分析说,“国内移动浏览的人群虽然用户量大,但通常是以消息资讯、手机报等免费‘浅浏览’为主,电子书这种收费性‘深浏览’用户培养尚需时日。”
此外,在方丽看来,国内版权保护现状不尽如人意,也为内容为王的电子书行业带来不断定因素。
“目前国内网络文学市场的90%是盗版”,侯小强说,“在中国,强硬的盗版才是真正的垄断者”。
这种说法当然多少带着这名隆重文学掌门人的个人情感色彩。不过,国内版权环境不佳,盗版猖狂,确实是国内电子书厂商面临的共同困局。
他认为,国内版权保护重要面临两大挑衅:人们的观念,以及部分企业和网站的推波助澜。
他向记者算了一笔账:隆重文学一本畅销书,可以在搜索引擎中搜到超过800万个替代链接。假设每个链接有两个用户点击,就产生1600万次浏览。以付费用户看完整书需要付出20元盘算,对于隆重而言,这就意味着3.2亿元的收入流失。
正因为“刀片养刀架”的模式在国内走不通,国内电子书产品目前价格广泛偏高,以2000—3000元为主,高高在上的价格无疑令更多花费者却步,这反过来侵害了电子书行业的发展。
“我们估计,这个行业今年下半年就会呈现一次洗牌”,方丽分析说,一些实力较弱的生产商将选择退出。
盗版侵害的不仅是企业。目前,隆重文学与作者采用1∶1分成的模式。一本书销售收入的50%归作者所有。目前,一名顶级的签约作者年收入可达数百万。 “如果没有盗版,中国产生年收入过亿的作家是可能的事情”,侯小强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