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敬礼事发 强生牵涉其中
本报获悉,6月13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副局长张敬礼被“双规”,与中纪委最近查办医药企业行贿案件有关。
来自药监部门、卫生部门和医药界的多位消息人士向本报流露,张敬礼是在中纪委调查强生 (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下称“上海强生”)等多家医药企业医疗器械行贿案时,被举报牵扯出来的。
这与此前卫良等6名药监系统官员被“双规”的原因类似。
4月17日本报曾独家披露,国家药监局注册司卫良涉案金额大约150万,案发缘于医药企业的举报。针对药监部门的调查此后一直在持续,彼时业内就预计,还会有更多人涉案。
张敬礼是继郑筱萸之后,被“双规”的药监系统最高级别官员。
事情挺多
国家药监局内部对张敬礼事发,其实早有风传。
“他在5月27号就被调查了,是中纪委的人直接带走的,当时消息捂得很严。”一位国家药监局的知情人士流露,出事重要是因为上海强生,是被牵扯出来的,“后来中纪委经查,发明他的事情挺多的”。
张敬礼在国家药监局四个副局长中排位第一,是副部级官员。
在进入国家药监局之前,张敬礼曾在部队担负过卫生系统局长职务,2003年10月起任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党组成员。
“一去国家药监局就当副局长,阐明他很有背景和实力,一般来说,别的人不好跨越。”一位人事部门消息人士告诉本报,2007年郑筱萸被履行逝世刑时,张敬礼已经是副局长,此后药监局换了很大一批人,外界评价为 “大换血”。但张敬礼却一直任职至今,一方面或许是因为那时候他没有涉足灰色范畴,另一方面也许是“门子硬”。
与张敬礼打过交道的卫生系统人士表现,此人来自部队,作风“雷厉风行”,比较“讲义气”,在郑筱萸案之前,张敬礼重要分管老干司和机关党委工作,此后才开端分管药品和医疗器械工作,医疗器械在药监局内部是一个重要部分,重要是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应用方面的质量管理规范,也是众所周知的“肥缺”。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市场竞争激烈,包含强生、西门子和GE在内的众多国际企业,他们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都绕不开国家药监局这道关。
据懂得,类似持有国外允许证的医疗器械生产商,在中国拿证(全称为中华国民共和国医疗器械注册证)需要1到2年时间,该证重要是补做临床。而允许证是每四年过期,四年后重新报批换证,审批监管权正是在国家药监局。
“做医疗器械生意,全靠这个证。副局长出事的话,确定是发证上出了问题。”来自医药界的一位人士称。知情人士流露,目前中纪委查的好几个案子,包含上海强生和其他几家涉足医疗范畴的企业,都牵涉到张敬礼。
而在此前的郑筱萸事件中,被处分官员之一就是药监局原医疗器械注册司司长郝和平。
强生入局
多位消息人士提到的张敬礼事发的另一个主角上海强生,是美国强生团体在中国的一家独资企业。
该公司和强生(苏州)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均由强生(中国)有限公司全资控股,总部设在上海,核心产品是电子血糖仪。
强生的一位大区销售经理告诉本报,目前强生在国内,“血糖仪做得很棒,其次是婴幼儿产品”,不过,这位经理对强生是否牵涉张敬礼事件并不明白。
有医药界人士流露,上海强生与罗氏制药一起垄断了目前中国血糖仪60%到70%的市场。
血糖仪属于二类医疗器材,原则上属于省级药监局审批,但对于进口产品,按规定要按照三类标准,到国家药监局备案,每四年还要重新报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