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郑州6月20日消息(记者辛如记 胡晓辉)据中国之声《消息纵横》7时41分报道,从2010年3月开端启动的新一轮河南煤改已经经过了近3个月的强力推动,距6月底的“最后期限”还有10余天的时间,统计显示,河南省骨干煤炭企业与400余家小煤矿签订了框架协议,占兼并重组小煤矿总数的九成以上。
但在中央台驻河南记者辛如记、胡晓辉访问一些大型煤炭企业和部分即将被兼并的小煤矿主时发明,双方真正达成意向并签订正式协议的却没有预期的幻想。那么煤改大限在即,煤企之间会如何上演最后的博弈?
位于三门峡陕县的一家年产9万吨的小煤矿主在接收记者采访时向介绍,他从90年代起就开端接收这个矿,说起前前后后已经投入的2000余万元,这位矿主表现,目前由于矿的范围太小,大团体不太可能会兼并他的矿,投进去的成本很可能血本无归,可政策是这样的他也只能接收。
而位于三门峡渑池县的一位矿主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现,他的矿年产可达15万吨,自己之前的投入也很大,但谈到此次兼并重组,他也是一脸的无奈,
2010年5月,河南省政府发布了河南煤企整合工作的最新安排:由六家煤企为重组主体,就近收购,完成对466家年产能在15万吨以上小型煤矿的收购,初步完成时间锁定为6月底。日前,记者在河南义煤神马团体采访时懂得到,作为六家大型煤企之一的义煤团体目前已经与49家小煤矿主签订了正式协议,另77家已经达成意向性框架协议。
河南义马煤业团体资源整合办公室主任孙建伟:本来评价人员太少,只有我们这些评价人员不行,我们立即又抽调了120个人成立了21个小组,从各大现有的煤矿主体、各个矿井,抽调专业技巧人员,对这84个矿井进行第一步的排查摸底工作。
对于部分小煤矿主提出的补偿标准太低、甚至一些产量较小的煤矿有被直接放弃的可能,孙主任表现:从初期谈判,到排查摸底、安全生产评价、协议签订,直到“五职”矿长把全部义务担负起来以后,他们(小煤矿矿主)方可退出。在这期间,对于小煤矿的动态监管,(矿主)有义务和任务给团体公司进行沟通和回报,以便于我们和政府及时沟通,和谐解决问题。
目前,由于各个矿的“五职”矿长人员较为紧张,如果从团体现有的人员中抽调,难免会对正在生产的矿井造成影响,更令人担心的是,那些曾经在小煤矿任职的“五职”矿长们一旦下岗,将何去何从?对此,义煤团体以拟订了一套较为完善“上岗聘请制”。
孙建伟:目前,我们原则上招聘“五职”矿长,而且要保持安全生产。团体公司组织考核以后,已经有33个矿长全部到位。
按照本来断定的兼并重组计划,河南煤化团体、中平能化团体、义煤团体、郑煤团体、神火团体等年生产范围100万吨以上的煤炭企业都可以兼并中小煤矿。但5月,河南省政府做出了新的决策,此次煤矿兼并重组的重任落在了6家国有省属煤炭企业的身上,压力可想而知。对此,孙建伟也道出了自己的担心。
孙建伟:企业经营是为了盈利,可是投资上百个亿兼并这么多小煤矿,我们的产能进步不足1500万。
此次河南煤矿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撑力度是空前的,在资源配置方面,河南省政府将拿出超过62亿吨的资源用于兼并重组工作;同时下拨约12.9亿元的资金用于补偿或嘉奖参与兼并重组的煤炭企业。然而目前,资金起源是最大的问题。一位业内人士表现,河南6大煤业团体收编的煤矿数量太多,即使是上千亿的大型煤企也很难吃得消。
在打造安全、现代、高效的煤炭企业路上,煤改的意义不问可知,而煤炭资源整合的过程,更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全局利益的博弈,只有平衡各方利益,才干做大煤炭经济,也能让小煤矿在重组中焕发活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