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11点51分,在丰台火车站唯一的进站口,列车员手持小喇叭请旅客抓紧上车,候车室内嗡嗡作响的大吊扇渐渐安静了,灯光也随之暗淡下来,有旅客从绿皮车厢探出头张望老站……
随着4452次列车一声长笛后驶出站台,今天,北京最老的火车站在115岁时结束了客运、托运等业务,正式与老乘客们道再见,未来将改革成西站帮助站。
丰台站最后一趟车,共售出2654张票,比平时翻了三倍,比春运高峰也高出了千余张,发明了近年新高。人们买票只为纪念,仅有约5名乘客乘坐了这趟最后列车,这也是弃乘率最高的一趟车了。
这条贯通南北的老铁路线,留下的记忆,将被人们收藏。
最后工作日·记忆
同时同地同车钓友走过十年
每个周末的下午3点,都有一趟开往张家口的列车,丰台站就会迎来一批老朋友——十几年如一日的老钓友,搭这趟车去官厅水库钓鱼。
钓友们彼此之间本不认识,但同样背着长长的渔竿、拎着马扎儿的打扮,让这些有着同样兴趣的钓友相识在丰台站大院里。家住丰台大街的王先生,周五下午下班后,回家拿上行头就直奔四环边上的丰台火车站,等车、等钓友。
王先生说:“本来不认识,但十来年每半个月就在这里搭一趟车,还去一个地儿,第二天或第三天钓完鱼再一起坐车回来,时间长了也都熟了。”
作为丰台站附近的老住户,王先生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就时常乘这里的火车,约朋友到官厅钓鱼,跟家人到珍珠湖划船。
当时丰台站并不是现在的站房,而是现在位于西侧的二层旅馆小楼。十几年前经过改扩建,在老站房东侧建成了如今的丰台站站房。本来的百年老站房没有拆,随之保存下来。
随着铁路线的变迁,途经山里小站的绿皮车越来越少,王先生近年来一直乘坐下午3点去官厅的列车。“这个周五回来后,就再也不能搭这里的火车去钓鱼了。”昨天王先生跟几个钓友站在丰台站的院子里,开端物色新的钓鱼场合。
最后工作日·离别
小站天安门待遇谁都来拍
与北京站、北京西站、北京南站的喧嚣不同,丰台站没有兜售地图的小商贩,没有倾销旅馆的吆喝声,没有提示车次的电子显示屏……
昨天是丰台站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记者见证了这座百年小站最受关注的一刻。
听闻丰台站停办客运面临升级改革,本市各路记者、摄影爱好者都不约而同前往。站前收停车费的大爷说,丰台站一直不太受关注,这两天就跟天安门似的,谁都来拍。
李大爷曾在丰台站附近居住多年,没事就来遛弯儿。他说,这些年也没见车站来过记者和摄影师,即便是春运,这座仅有30余趟列车经过的小站也远远吸引不了大家的眼球。然而就在小站将要划上客运句点时,人们都来了。
车迷舍世界杯来抢购“纪念票”
在站前广场上,平日里的网友纷纷相认。“呦!你也来啦!”车迷小王被熟人叫住。小王说:“这么大的事我能不来吗?”
除了拍照留念,有的车迷一下子购置了100张站台票,购票时不忘吩咐售票员:“您必定给我盖一个丰台站的印章啊!”
还有一位车迷购置了16张火车票,分辨是从丰台发往安定、大灰厂、石景山南等各小站的。随后,这位车迷警惕翼翼地将这些票夹进一本书中收藏起来。
车迷中多数为男性,其中不少人是放弃了晚上看世界杯——荷兰对日本的比赛时间,专程跑过来的,最远的甚至是从昌平赶过来的。车迷们的热情带动了周边百姓,一些市民也参加了购票大军。“这站台票确定能升值!”一位市民说。
超市甩卖坚守不舍“铁路饭”
在泛黄的墙壁上,几处“血本甩卖”、“清仓”的自制海报尤为显眼,候车室内仅有的两家小超市已开端清仓甩卖。
相关阅读